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科技产业及其产业结构升级直接关系到未来中国的国家竞争力。但是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企业的技术引进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效果始终差强人意。本文在使用因子分析方法综合测度高技术产业结构升级指标基础之上,利用我国三大经济区域2004-2012年期间高技术产业五大行业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产业种类属性和产业所处地区变量在高技术产业技术引进和高技术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调节关系。研究发现技术引进总体上促进了我国高科技产业结构升级,但是对产业升级的实际效果取决于高技术产业所属的具体产业属性以及高科技产业所处的具体地域位置。技术引进对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产业升级效果最佳,技术引进对电子及通讯设备,航空航天器和医药制造业的产业升级效果不显著。技术引进对中部地区的高技术产业结构升级效果最佳,西部和东部地区效果次之。技术引进对高技术产业结构升级的效果在东部地区体现了经济学“边际报酬递减”效应。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的结果,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本文认为:一、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继续推行技术引进政策,同时加强技术选择的合理性;二、加大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的技术引进力度,促进国内外专家的交流学习,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更加注重培养该领域的研发性高科技人才;三、加大中部对外开放程度,积极引导外资流入,鼓励国内外企业合作,建立产业集群。东部地区需要改变引进策略,一方面,由使用型引进向创新型引进转变,即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改造和二次研发。另一方面,提质保量,提高引进技术的层次和水平,加强自主研发和产学研合作。加强西部地区吸收学习能力,积极实行“人才引进”政策,支援西部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