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年10月23日我国开启创业板市场,专为创业型企业、中小企业、高科技产业企业等具有高成长性的、拥有创新能力的企业提供融资平台。众所周知,这一市场强调企业的创新能力,而企业的创新需要资金支持,融资若受到约束会反方向影响企业的创新能力。然而,融资难、融资成本高一直是创业板上市公司面临的困境。企业的融资结构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企业获得资金的偏好或者能力,反映了企业在哪方面的融资容易受到制约,从而为扩大融资渠道、优化融资结构指明方向。近年来,国家始终强调创新,2014年6月9日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开幕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坚定不移创新、创新再创新,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可见创新的重要性。在创业板市场上,软件信息业上市公司更加强调创新的投入以及创新能力的提升,创新意愿更强,影响着其他行业上市公司的创新能力。因此,研究该行业上市公司的融资结构对创新能力的影响具有代表性,有利于展现出融资结构对创新能力的重要作用,传递着通过创新能力的提升能够增强企业竞争力、企业成长时需要合理融资结构的思想。基于此,研究企业融资结构对创新能力的影响,进而扩大融资渠道、优化融资结构,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重要意义。本文在阐述并总结关于成长性、创新能力以及融资结构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的基础上,以2011年-2013年为时间区段,选取我国34家软件信息业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欲研究成长性视角下融资结构对创新能力的影响。首先,利用因子分析法从发展能力、偿债能力以及盈利能力方面构建评价上市公司成长性的财务指标体系,根据得分将上市公司划分为高成长组和低成长组;其次,利用突变级数法构建衡量上市公司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得出上市公司在创新投入、创新过程、创新产出及综合创新能力方面的数值和排名;再次,从内源融资、外源融资角度全面分析上市公司的融资结构,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建立融资结构对创新能力的影响;最后,基于上市公司不同的成长性,分别构建高成长组和低成长组的面板数据模型,比较不同成长性下融资结构对创新能力影响是否存在差异,从而提出相应的建议。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有:第一,通过对我国软件信息业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进行因子分析,显示出这个行业的上市公司发展不平衡,企业之间成长能力差距大;第二,通过对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虽然该行业上市公司强调对创新的投入,但是创新投入排名靠前的企业未必综合创新能力强,综合创新能力的提升依赖于创新投入、创新过程以及创新产出三个方面的共同提高;第三,融资结构对创新能力具有正向影响,但不同融资方式对创新能力影响的程度不同,普遍来看企业更依赖于内部融资及股权融资,而债权融资由于受到创业板上市公司自身原因及环境情况的影响,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不显著;第四,通过对不同成长性的我国软件信息业创业板上市公司进行比较,高成长组相对于低成长组而言融资结构对创新能力影响的程度更高、更敏感,债权融资方式对我国软件信息业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创新能力整体影响不显著,高成长组上市公司更倾向于依赖股权融资和内部融资,低成长组上市公司则更倾向于依赖股权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