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募配穴法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睡眠障碍的临床比较研究

来源 :新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896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俞募配穴法(肝俞、期门)及表里经配穴法(行间、侠溪)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睡眠障碍(失眠)的临床疗效,并对比两种配穴法改善睡眠、焦虑、不同的中医证候有何差别。方法:从就诊的患者中选取符合诊断和纳入标准的患者62例,用随机的方法分为两组:治疗组(俞募配穴组)、对照组(表里经配穴组)两组基础选穴均为四神聪、印堂、安眠、神门、照海、申脉,治疗组配取肝俞、期门,对照组配取行间、侠溪,两组干预方法均为毫针针刺,疗程均为15天。两组分别在治疗前后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中医证候量表评分,纳入病例的一般资料及试验数据通过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观察两种方法治疗焦虑症睡眠障碍临床疗效及对三个量表改善程度的差异。结果:试验结束共56例患者完成治疗,每组各28例,试验数据经统计分析后,两组总有效率均为96.4%,但治疗组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在量表评分方面,治疗组改善PSQI总分、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日间功能障碍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AMA评分两组改善总分与精神性焦虑部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躯体性焦虑部分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中医证候量表各项评分上,治疗组对改善总分、情绪、心悸、口干口苦、胸胁胀痛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失眠、倦怠乏力、头晕目眩这几项上改善程度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两种配穴法治疗焦虑相关睡眠障碍疗效相当,均能改善PSQI、HAMA、中医证候量表评分。2、本研究中的俞募配穴法相比表里经配穴法能更好的改善睡眠质量,缩短入睡时间,延长睡眠时间,减少因失眠引起的日间功能障碍,改善躯体性焦虑症状,在中医证候上能更有效的改善烦躁情绪,减少心悸、口干口苦等症状,缓解局部胸胁胀痛。3.俞募配穴法可用于治疗焦虑相关睡眠障碍,能有效调节脏腑功能缓解相关症状。
其他文献
目的:   随着中国老龄化进程及年轻人的不良生活习惯和生活压力的不断加大,中国中风率日益上升。中风恢复期是治疗中风病的黄金时期,本课题是观察补肾祛瘀针刺法对中风恢复
  目的:通过加味苓蔻人参汤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型)患者的临床治疗,观察其在降低血清5-羟色胺含量、改善临床症状体征、生活质量、稳定患者病情、提高远期疗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