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淡隽雅,灵秀散远——试论恽寿平山水画艺术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wulit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初,在明末董其昌文人画论的影响下产生了一些文人画家,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四王”和吴恽,他们六人都擅长山水,在师承和画风方面都有相似之处,影响广泛,成为当时画坛的主流画派,对当时乃至现代的绘画风尚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其中以恽寿平的综合修养为最高,他不仅擅长山水画和花鸟画,同时,他又是一位诗人和书法家,诗书画异曲同工,有“南田三绝”的美誉,他的艺术成就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布满荆棘的艺术道路上,恽寿平以饱满的创作热情,顽强的毅力,闯过了重重险阻,为中国绘画艺术的继承和创新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本论文在写作过程中,参考导师给出的建议,通过电子网络搜索资料,查阅书籍,基本确定了论文的写作思路,主要从五部分对恽寿平的山水画艺术成就进行论述。首先,简单的介绍恽寿平的生平及其艺术成就。恽寿平从小生长在一个书香门第之家,伯父恽本初是明末著名的山水画家,在绘画理论和实践上有独创性的见解和成就。恽寿平作为清初画坛最具个人艺术特色的画家,在继承前人传统的基础上,继续探索创新,开创了以“没骨花卉”为主的常州画派。山水画在师法古人的基础上,提倡写生,重视创新,强调笔墨技法的运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山水画艺术。其次,从师法传统和师法造化,中得心源以及笔墨技法和诗书画相结合等特征方面来探讨恽寿平的山水画艺术特色。他的山水师从伯父恽本初,然后遍学倪瓒和黄公望,继而追溯到董源和巨然,在师法古人的基础上,注重写生,在绘画技法上强调笔墨的运用,并且提出“作画贵在摄情”,同时强调对“逸”境的追求,形成清丽脱俗、淡雅天真的艺术特色。第三,从他的画学思想进一步探讨他的山水画艺术。恽寿平的画学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题画诗跋《南田画跋》中,是其在继承前人传统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创作实践所总结的,是南田绘画风格和绘画思想成熟的重要标志,也是他艺术道路上的里程碑。第四,通过与“四王”山水画艺术的比较分析,进一步论述恽寿平的山水画艺术成就。恽寿平的山水画在笔墨上胜于“四王”,在造境和格调上也略胜“四王”一筹。最后,从恽寿平对传统的继承和创新方面,以及其艺术风格和绘画思想对后世的影响等方面作进一步的探讨和学习,以此论述其山水画艺术所取得的成绩。  20世纪以来,人们更加注重对恽寿平的山水画和画学思想的研究,近现代的黄宾虹、刘海粟等画家都或多或少的受到过恽寿平的影响。不少学者也对恽寿平的山水画艺术做出了较高的评价,蔡星仪就是其中的一位。所以,对恽寿平的研究有助于推动当前水墨山水画的创新。
其他文献
开封山陕甘会馆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馆中的砖雕、石雕、木雕堪称我国古建筑三绝。本文正是对山陕甘会馆中的雕刻艺术展开的个案研究。  本文在实地
期刊
工作生活中,人们随时随地都在体验周围的环境。晴朗的天空带给人们愉悦的心情,阴霾的空气让人感到失去生机。这就是体验,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是当一个人的情绪、体力、智力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