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街区作为城市构成的基本单元,是城市设计最重要的设计要素之一。城市街区的形态,直接决定了城市的空间品质生活与人们的城市生活的质量。上世纪90年以来,伴随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的城市街区发生了巨大变化。其中,以住区为代表的封闭式大街区成为我国街区建设的主流。封闭式大街区单一机械的功能分区,将居住、工作、生活三者清晰分离,在空间上将街区与城市隔离开,由此带来的城市与社会问题日益突出。因此促使相关学者开始反思城市与街区的相互关系,并对街区的结构与形态展开研究与讨论。其中,开放型街区所倡导的“小街区、密路网”模式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街区作为城市构成的基本单元,是城市设计最重要的设计要素之一。城市街区的形态,直接决定了城市的空间品质生活与人们的城市生活的质量。上世纪90年以来,伴随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的城市街区发生了巨大变化。其中,以住区为代表的封闭式大街区成为我国街区建设的主流。封闭式大街区单一机械的功能分区,将居住、工作、生活三者清晰分离,在空间上将街区与城市隔离开,由此带来的城市与社会问题日益突出。因此促使相关学者开始反思城市与街区的相互关系,并对街区的结构与形态展开研究与讨论。其中,开放型街区所倡导的“小街区、密路网”模式,在结构形态上与城市的良好关系,为我国街区建设模式提供一种丰富与补充。
在此背景下,本文以街区形态为研究对象,着眼于城市街区形态与城市系统之间的关联,以占据城市中最大建设量的住区作为介入研究的街区类型,对“开放型街区设计”这一问题展开研究。通过相关文献梳理与研究、实地调研、案例分析等方法,总结开放型街区的设计原则与设计策略,并以“天津港北疆港区城市设计”进行实证性研究,对本文提出的相关策略进行运用与验证。以此试图丰富与补充我国街区理论的建设,并对相关实践提供理论借鉴。
本文首先在绪论中,以我国当前街区建设为背景,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并界定了本文的研究对象与范围。在第二章中,通过对中西方街区形态演进的梳理以及其背后社会环境的分析,阐述了街区形态与特定时代环境与历史背景之间的相互关联,以说明“开放型街区”在我国城市当前背景下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在第三章中,通过对开放型街区的典型案例分析与调研,进行设计手法与设计背景的分析,并通过两者的对比,比较中西方开放型街区在要素特征与建设背景的异同。同时结合笔者的对开放型街区的实践经历,总结开放型街区在我国的实践困境。第四章中,基于对第三章的案例分析,对开放型街区的设计原则与策略进行总结与归纳。第五章,通过“天津港北疆港区城市设计”,对设计策略进行应用与实证分析。最后,本文对我国开放型街区的实践前景提出展望。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社会科技水平的提高及国家对教育投入的增加,电子白板作为新的教学平台走进了现代的教学课堂,实现了课堂教学由传统黑板、多媒体到现代多媒体教学的转变,为教师提供了全新的教学手段。它强大的交互性、功能集成性、使用的便利性以及相应的丰富资源库,优化了现代数学课堂的教学过程,使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特别是能激发学生在数学课堂的学习兴趣,有效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意识,促进学生解决问题能
【摘要】语文是一门语言学科,是通过语言表达人的思想情况,通过思想情况的表达让听众明白自己的所思所想。所以,情感利用在语文学习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我国当前基础教育教学理念的影响下,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注重落实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本文主要分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重要意义,针对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相关实践问题,为小学语文教师提出几点实施策略和建议,以供参考。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能快速实现小学
近年来,随着我国老龄人口比例的逐渐升高,社会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而家庭模式的转变与年轻劳动力的减少,使得机构养老成为缓解社会养老问题的必然选择。当前我国养老设施建设不仅数量不足,在宜人的设施环境营造上同样存在问题。近年来开始有更多业界人士将目光放在养老设施内交往空间的设计研究,然而当前对设施内交往空间的研究,一方面没有首先将设施分类后讨论交往空间的营造,而是零散地就某个具体养老设施空间的处理手法研究,同时也没有具体空间对应的具体案例支撑;另一方面,没有从使用者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的不同思考如何将国外的优秀
【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182-02 有人说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老大难问题,这话一点都不夸张。荣维东博士通过中美两国习作教学的对比,清晰而又深刻地剖析出我国习作教学中存在的严重问题:语言夸张变形,想象怪异奇绝,构思稀奇古怪,不以交流为目的,用假话、空话、套话进行虚假的文章制作,违背了写作的本质,缺乏实用性。 是什么造成了
近年来,国家多次召开会议提出对城市历史遗存和街巷风貌的保护,历史街区作为城市的基因内核和文化名片,对优秀文化的传承、悠久文脉的延续和城市记忆的保存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文以城市历史街区为研究对象,探究其空间形态关系以及在城市发展中所发挥的主要作用。城市历史街区中拥有着大量的历史遗迹、文化遗产、文物古迹等重要历史遗存,然而,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历史街区遭到了破坏,城市文脉被割裂,原有的城市肌理不复存在。而对于城市历史街区的保护,当前大多数学者还是以传统的思路和方法进行研究,本文在研
在近年来由于大众文化生活的提升,各地都出现不同类型的不同规模的博物馆项目。现代的博物馆建筑仅仅不再是展览文物及艺术品的场所,而更倾向于提供各种公众服务的场所,成为市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这就要求很多现代博物馆建筑设计更能体现出建筑的亲和力,能够聚集该地区的人气,成为当地公众活动的场所,为城市注入更多活力。
本文从项目所在地周边公共服务设施及场所分析入手,挖掘基地所处环境对公众服务因素的欠缺,从项目所在地周边的历史遗存分析得到建设博物馆的必要性,从过渡空间的功能复合型、空间尺度以及空间界面入手营造附
近年来,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因为城市发展的需要占用大量农村用地,产生大量失地农民,这些失地农民的安置工作亟待解决。但目前国内对于失地安置农民的研究基本都集中在管理学领域和社会学领域这两个领域,缺乏对失地农民息息相关的住房环境做出实际可供参考的原则策略与方法。
聚落是我国千百年来遗留下来的宝贵的遗产,聚落的研究从单体建筑到群体建筑再到整体村落的保护有系统的理论支撑。湖南有28个村落被评为国家级的传统村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湘北张谷英村被评为“天下第一村”,进一步证明了湘北的聚落有它自己得天
幼儿园时期是幼儿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对幼儿的性格、认知能力、行为养成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幼儿教育环境与设施的建设尤其重要,幼儿园室内空间的面积、功能、形式等相关设计是否能满足幼儿不同阶段的生理、心理健康发展值得探究。幼儿园室内幼儿使用空间设计应用研究可使幼儿园建筑更具灵活适应性,不仅提高了其生命周期和综合效益,也促进幼儿园教育模式的改革,最大程度的优化了教育建筑资源。
使用后评价(POE)是一种规范化、系统化的程序,通过收集使用者对坏境评价数据信息,运用科学的数据统计方法来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教育观念的转变,人们对教学环境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尤其是“环境育人”理念的提出,使得校园空间环境的建设与优化问题日益引起了广泛关注。然而,在过去的中学校园建设中,人们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存在以下问题:(1)忽视对使用者实际需求和心理感受的关注,只注重校园空间的塑造与环境的视觉效果。(2)忽视使用者群体的差异,笼统地将中小学的建设归为一类。这样的现状导致很难创造出真正符合人的需求的教育环境,传统的中学校园空间环境设计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和局限性。基于POE理论对中学校园空间环境
佛塔是中国古代重要的佛教建筑组成之一,伴随佛教从东汉进入中国本土,经过魏晋南北朝三百多年与中国本土文化的融合之后,其形式逐渐中国化,在隋唐时期造型得到分化并迅速发展。唐代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强大的影响力,潜移默化的改变了北方少数民族形成的审美,辽代的佛教文化就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也促成了辽代典型佛塔风格,遗留下大量的珍贵的辽代砖塔。本文选择形制典型、未曾维修的赤峰敖汉武安州塔作为研究对象,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