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桥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单中心临床研究

来源 :大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zengyuzh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应用64排双源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研究心肌桥在中国大连地区人群中的发病率、心肌桥解剖变异性质以及心肌桥对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影响。材料和方法研究为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连续入选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期间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三部心内科住院,因疑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简称冠心病)需行64排双源螺旋CT冠状动脉扫描检查者共计1132名,根据其冠脉血管是否伴有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分为动脉粥样硬化组与非动脉粥样硬化(正常)组。记录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包括性别、年龄、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吸烟史、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胆固醇(TC)水平等。 CT检查发现心肌桥的患者记录心肌桥长度、厚度、收缩期/舒张期压迫程度。采用统计软件(SPSS l7.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数资料以四分位数表示。动脉粥样硬化组与非动脉粥样硬化组间临床资料差异性检验,计量资料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心肌桥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间关系,计算OR值。使用卡方检验分析心肌桥近端动脉粥样硬化与远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差异性。以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132例患者中,330例CT检查发现心肌桥(29.2%,平均年龄60.5±10.4岁)。其中心肌桥长度平均20.13±11.74mm(范围3.3~95.5mm),厚度平均2.13±1.78mm(范围0.24~12.40mm)。表浅型心肌桥占57.4%,纵深型占42.6%,心肌桥主要位于左前降支中段。与传统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相比,心肌桥并不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OR=0.361)。与心肌桥长度相比,心肌桥厚度与桥-壁冠状动脉收缩期、舒张期压迫程度更具有相关性(OR值分别为4.227、3.398,P值分别为0.000、0.001)。心肌桥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更易发生于心肌桥近端(P=0.000)。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对于存在心肌桥的患者,年龄、高血压和桥-壁冠状动脉舒张期压迫程度是心肌桥近端动脉粥样硬化显著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064、2.186、1.049)。结论多排螺旋CT扫描技术可以评价心肌桥性质和心肌桥近端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心肌桥不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与心肌桥长度相比,心肌桥厚度与心肌桥收缩期或舒张期压迫程度更相关。年龄、高血压和桥-壁冠状动脉舒张期压迫程度是心肌桥近端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显著的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配电自动化系统是由一个主站控制系统、若干个子站及分布在10kV配电网各节点上的配电终端组成,它们之间通过通信系统交换各类信息。目前,子站至主站通信系统普遍采用光纤自愈
目的:越来越多的研究认为椎动脉发育不良(vertebral artery hypoplasia,VAH)是急性后循环脑梗死(acute posterior circulation infarction,APCI)的危险因素,但具体发病机制还
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经济建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切实加强党员管理,全面提高党员素质,这是新时期党的建设面临的亟待解决的新课题。近几年,部分高校开始
一般情况下,铜矿石在冶炼前必须经选矿,但在浸出时,矿石往往是不经选矿而直接处理,甚至不可能考虑用选矿作为准备工序。对于混合矿石,浮选法用来分离氧化物和硫化物,以避免
目的探讨初诊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瘤细胞的免疫表型特征及其预后价值。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分析49例初诊MM患者瘤细胞的免疫表型,并搜集与患者预后相关的
地县级在工作中执行性强,直接接触基层,所以,关系协调问题便突出地摆在地县级党委办公室督查工作的面前。所谓协调就是化解分歧、解决矛盾、理顺关系,使上上下下、方方面面
遵照毛主席“开发矿业”的伟大教导,为了尽快使矿山钻孔设备适应矿山生产发展的需要,本钢南芬露天矿和东北工学院在总结国内外冲击器结构特点和使用情况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
2015年7月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中国人民银行、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财政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务院法制办、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
动态矩阵控制(DMC)是模型预测控制的一种典型算法,它以被控对象的单位阶跃响应为预测和控制的模型,通过在线滚动优化和反馈校正来实施优化控制。对于存在状态等式约束的线性
目的1.应用多普勒超声技术,观察健康成年人静息状态下肢体动脉血流速度曲线与心动周期间的关系,分析血流速度曲线上各主要波形产生的血流动力学原理,为进一步研究加压实验可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