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华北蓝盆花为川续断科蓝盆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花色艳丽,花期较长,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其抗逆性较强,对温度、水分、养分及光照条件的适应范围很广,在防止草原退化、维持物种多样性和维护生态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选用华北蓝盆花1年生幼苗为试验材料,研究其在不同干旱胁迫条件下的特征及变化情况。从叶片的解剖结构、超微结构和气孔特征等方面探讨其结构变化,从光合作用和生理生化指标等方面探讨其生理变化,从而建立华北蓝盆花幼苗抗旱性的评价体系,旨在为其开发利用及筛选耐旱型地被植物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加,华北蓝盆花植物叶片厚度、上下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和海绵组织厚度均逐渐减小,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比值不断增大。2.干旱胁迫处理之前,华北蓝盆叶片叶肉细胞结构完整。叶绿体基粒片层结构清晰,基粒数目较多,排列整齐,基粒类囊体小,叶绿体嗜锇颗粒较少;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强,叶绿体的受损程度逐渐加大,胁迫后,叶绿体类囊体首先膨胀变圆,直至结构崩溃,而基粒片层松散、变形、断裂,最后完全降解体。干旱胁迫下,线粒体受损较叶绿体晚,但随着胁迫时间的增长和胁迫强度的增大,线粒体外形及膜受到破坏、内部嵴部分消失,部分线粒体甚至出现空泡化,线粒体的耐旱能力要强于叶绿体。3.干旱胁迫下,植株叶片气孔的长度、宽度和气孔开放率不断减小,降低植株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从而减少水分的散失;气孔密度则随着胁迫程度的加剧而升高。4.轻度干旱胁迫时,Pn、Tr、Gs、Ci和WUE值均下降,气孔限制是造成光合下降的主要原因,中度和重度胁迫下,Pn、Tr、Gs、WUE下降Ci缓慢上升,非气孔因素是造成光合下降的主要原因。5.随着水分胁迫时间的延长叶片相对含水量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叶绿素含量、SOD酶和POD酶的活性整体变化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丙二醛、脯氨酸的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呈上升的走势。复水后,轻度水分胁迫下的幼苗各项生理指标基本恢复正常水平,中度水分胁迫下有恢复正常的趋势,重度水分胁迫下恢复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