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夹心结构有机金属碳硼烷多核化合物的合成与结构研究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bz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碳硼烷化合物由于其本身配位化学的丰富性、功能的独特性,而成为合成化学家、材料化学家和生物化学家所共同关注的焦点。近年来,各类碳硼烷的衍生物作为功能性配体被应用于多种有机金属化合物的合成,并作为模型化合物在研究金属有机反应、催化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根据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分析以及本课题组多年从事含硫族元素碳硼烷有机金属配位化合物研究的经验,本论文主要在如下三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前期研究表明,具有类芳香性的16电子含硫族有机金属碳硼烷化合物可通过金属中心或金属.硫键上的加成反应达到更稳定的18电子结构。在认识过渡金属碳硼烷化合物反应特性的基础上,本论文围绕(p-Cymene)Ru[E<,2>C<,2>(B<,10>H<,12>)](1;E=S,Se)、Cp<*>M[E<,2>C<,2>(B<,10>H<,10>)](M=Rh,2;Ir, 3;E=S,Se),结合等瓣相似原理以及18电子规则,系统性地探索了合成双半夹心结构过渡金属化合物的方法,且所得产物中均含有同核或异核金属间的直接成键。la与Mo(CO)<,3>(Py)<,3>在BF<,3>·Et<,2>O存在下反应,可生成含有Ru-Mo单键的杂核化合物{(p-Cymene)Ru[S<,2>C<,2>(B<,10>H<,10>)])Mo(CO)<,2>{(CO)<,3>Ru[S<,2>C<,2>(B<,10>H<,10>)]}(5a),该化合物中一侧钌原子上的p-Cymene配体被等电子的三个羰基取代,从而得到了新颖的不对称结构。而2(a,b)、3(a,b)与CpCo(CO)<,2>、CpRh(C<,2>H<,4>)<,2>反应,可以高产率地合成一系列含Rh-Co、Rh-Rh、Ir-Rh单键的双半夹心结构化合物(Cp<*>Rh)(CpCo)[E<,2>C<,2>(B<,10>H<,10>)](E=S,7a;Se,7b)、(Cp<*>Rh,)(CpRh)[E<,2>C<,2>(B<,10>H<,10>)](E=S,8a;Se,8b)、(CpRh)<,2>[S<,2>C<,2>(B<,10>H<,10>),](10a)以及(Cp<*>Ir)(CpRh)[E<,2>C<,2>(B<,10>H<,10>)](E=S,11a;Se,11b)。此类反应产物结构可控、原料易得、反应条件温和且具有较高的产率,通过探索反应机理和形成不同金属之间的成键规律,可作为定向合成各类过渡金属簇合物的通用方法。 二、 (p-Cymene)Ru[S<,2>C<,2>(B<,10>H<,10>](1a)、Cp<*>Ir[E<,2>C<,2>(B<,10>H<,10>)](3;E=S,Se)具有配位不饱和性,而类芳香性ME<,2>C<,2>环又可通过碳硼烷体系的共轭作用稳定金属中心,是良好的反应前体。在前期研究16电子体系半夹心结构硫族元素过渡金属化合物加成反应的基础上,引入双齿、三齿含氮有机配体,构筑基于簇合物的超分子组装化合物。同时,利用p-Cymene与环戊二烯类配体在对称性以及空间导向作用方面的显著差异,为系统研究碳硼烷配体在超分子化学中的应用提供了方法学上的支持。本章论文以化合物la分别与吡嗪(byz)及2,4,6.三(4-吡啶基)-1,3,5-三嗪(tpt)反应,合成了{(p-Cymene)Ru[S<,2>C<,2>(B<,10>H<,10>)]}<,2>(μ-pyz)(13a)和{(p-Cymene)Ru[S<,2>C<,2>(B<,10>H<,10>]}<,3>(μ-lpt)(15a)。同时,还以3(a,b)及2,5-二(4-吡啶基)-1,3,5-嗯二唑(tpt)配体合成了双核化合物{Cp<*>Ir[E<,2>C<,2>(B<,10>H<,10>]}<,2>(μ-bpo)(E=S,14a;Se,14b)。所有产物通过了IR,核磁、元素分析以及单晶结构的表征。其中化合物14(a,b)与15a中均存在分子间的π-π相互作用。三、尽管含有S,S-型二硫代碳硼烷配体的单核化合物(p-Cymene)Ru[S<,2>C<,2>(B<,10>H<,10>](1a)的化学及反应性质研究已取得了重要进展,但将未官能化的碳硼烷作为C,C-型配体,利用碳原子与硫原子在配位能力等方面的区别及毗邻硼笼的位阻作用,与半夹心结构的钌化合物作用的研究尚未开展。本论文创新性地采用[(p-Cymene)RuCl<,2>]<,2>与碳硼烷锂盐反应,合成了双半夹心结构的化合物{(p-Cymene)Ru}<,2>(μ-Cl)<,2>[C<,2>(B<,10>H<,10>)](16),该化合物在与少量空气接触后可以生成一个桥基氯原子被羟基取代的产物{(p-Cymene)Ru}<,2>(μ-Cl)(μ-OH)[C<,2>(B<,10>H<,10>)](17)。但[Cp<*>RuCl<,2>]<,2>在相似的条件下与Li<,2>[C<,2>(B<,10>H<,10>)]反应后仅能分离到氧化后的三核产物{C<,5>(CH<,3>)<,5>)<,2>{C<,5>(CH<,3>)<,3>(CH<,2>)<,2>)Ru<,3>(μ<,3>-O)(μ<,2>-H)(Cl)<,2>(19)。化合物16、17及19均通过了红外、核磁、元素分析以及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的表征。
其他文献
利用手性辅助试剂进行不对称合成是普遍使用的一种方法,在这些手性辅助试剂的发展过程中,噻唑硫酮类手性助剂是近年来发展最快的手性助剂之一,广泛应用于不对称烷基化反应、Aldo
本文介绍了稀土掺杂硅酸盐长余辉发光材料的独特性质及研究现状,简述了其发光的机理模型。介绍了常用的高温固相法、溶胶-凝胶法、燃烧法三种制备方法以及除弱光照明外的特殊应
期刊
本工作研究了两种比较有代表性的酸性介孔分子筛在对苯二酚烷基化反应中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还研究了一种具有特殊外表面结构的沸石在本反应中的应用。同时将催化剂的活性和稳
Elicia Edijanto,印度尼西亚女画家,作品大多描绘的是人与自然、人与动物之间的那种美丽、和谐、相互依存的关系。人类不应该破坏大自然和虐待动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和
南川金佛山东坡海8拔100多米,山势雄奇秀丽,景色深秀迷人,飞瀑流云,满目苍翠。时而云雾骤至,云海波涛翻滚,时而雨过天晴,云、霞、雾、风形成了一道奇光异彩的独特气象景观。
电化学发光,又称为电致化学发光,简称为ECL,它是指一些中间体,主要是自由基离子,在电的激发下产生于电极表面,继而进行高能电子迁移反应,以形成激发态而产生的一种发光现象。在最近
期刊
电致化学发光法(ECL)是将化学发光与电化学相结合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分析方法。它同时具有化学发光与电化学技术的优点,比如灵敏度高、选择性好、背景信号低、线性范围宽以及反
3月30日,“影像ABC”大连摄影人作品展走进大连民族大学,12位摄影人带着作品与大学师生面对面交流。参与展览的摄影人,是一群热爱生活、热心艺术的人,他们以摄影为追求,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