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散加权成像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f3428290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总结乳腺癌患者腋窝转移性淋巴结与良性反应增生淋巴结在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MR)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 DWI)的不同表现,并评价淋巴结ADC值及其与原发癌灶ADC值之比值对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1年3月至2011年9月在广西区肿瘤医院行MR扫描的乳腺癌伴腋窝淋巴结肿大病例共36例,其中在MR各序列中显示清晰,并可与病理结果相对照的淋巴结共79枚。所有病例均行MR横断位T1-FLASH序列、T2-TIRM序列及DWI序列扫描,图像传入西门子配套工作站进行分析。在T2-TIRM序列测量各淋巴结的短径,并以1.0cm为界将腋窝淋巴结分为两组。DWI序列采用的b值为0和800sec/2。对照常规序列,确定乳腺原发癌灶以及腋窝淋巴结在ADC图上位置,测量相应的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并计算淋巴结与原发癌灶ADC值之比(淋巴结ADC/癌灶ADC)。运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腋窝淋巴分别对腋窝转移性淋巴结及良性增生淋巴结的ADC值与淋巴结ADC/癌灶ADC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运用MedCalc11.3.3.0软件包绘制腋窝转移性淋巴结及良性增生淋巴结的ADC值与淋巴结ADC/癌灶ADC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即ROC曲线),比较两者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 AUC),并在确定ADC值与淋巴结ADC/癌灶ADC对腋窝转移性淋巴结及良性增生淋巴结的最佳诊断阈值后,计算相应的特异度、敏感度和准确度。结果转移性淋巴结在短径大于或等于1.0cm的淋巴结中所占的比率为80.77%,在短径为0.4~0.9cm的淋巴结中所占的比率为45.28%。转移性淋巴结与良性增生淋巴结的ADC值分别为0.787×10-3mm2/s±0.145、1.043×10-3mm2/s±0.2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性淋巴结、良性增生淋巴结ADC值与原发癌灶ADC值之比(淋巴结ADC/癌灶ADC)分别为0.986±0.17和1.375±0.4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对淋巴结ADC值以及淋巴结ADC/癌灶ADC分析,前者AUC0.833小于后者AUC0.906(P<0.05)。以0.889×10-3mm2/s作为ADC值诊断淋巴结转移的阈值时,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82.22%、82.35%、82.28%;以1.097作为淋巴结ADC/癌灶ADC诊断淋巴结转移阈值时,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均分别为84.44%、88.24%、86.08%。结论弥散加权成像对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灶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淋巴结ADC/癌灶ADC阈值较淋巴结ADC阈值对乳腺癌转移性淋巴结具有更高的诊断效能。
其他文献
依托沙特RSGT集装箱码头兴建项目,研究了吹填珊瑚礁砂(砾)用作工程填料的可行性及施工碾压方法。首先分析珊瑚礁的物质成分及基本物理力学性质,有针对性地开展室内对比击实试
论文介绍了超高层酒店的结构特点和设计理念;避难层屈曲约束支撑的设计与施工;SRC折线形斜向柱的施工质量与精度控制以及超高层酒店文明施工与安全施工。
变电站作为变换电压、调控电力的重要设施,在整个电力系统中的作用和地位不容动摇,尤其是在用户对电力需求和供电可靠性提出更高要求的背景之下,如何使其电气一次设计更为合
目的明确EB病毒相关胃癌(EBV-associated gastric carcinoma. EBVaGC) WNT5A表观遗传学异常及其生物学意义。探讨EBVaGC和EBV阴性胃癌(EBV-negative gastric carcinoma, EBVn
宫内感染是影响母婴健康的一类重要疾病,分子生物学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宫内感染的传播机制和致病机理的研究中。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宫内感染进行基因诊断,并逐步发展
研究基于建筑信息模型的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认为应用建筑信息模型可以解决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中对信息的需求,使信息的传递渠道、累积方式等多方面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正>一、英语习语简介习语(Idiom)是语言发展的结晶,是语言使用者长期以来在生活中使用而形成的形式简洁且意思精辟的固定短语或短句。本文所要讨论的习语,主要包括俗语、谚
英语短语动词常常一词多义,语义隐晦是影响我国学生目的语熟练程度的一个主要因素。由于英语短语动词的习语意义以概念隐喻为部分理据,本文将从理论上并以实证方式探讨提高学
负债经营是现代企业的普遍现象,但过度负债于企业不利。分析了我国国有企业负债率高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