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首次系统研究了中国葡萄野生种11个种或变种36个株系成熟浆果中白藜芦醇的含量;以毛葡萄的3个株系和欧洲葡萄栽培品种为试验材料,分析了果穗不同组织中白藜芦醇的含量和葡萄浆果成熟过程中白藜芦醇的含量变化及炭疽病对葡萄浆果中白藜芦醇含量的影响。 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 (1)中国葡萄野生种浆果中白藜芦醇的含量在种间存在明显差异,种内不同株系间也存在差异。白藜芦醇含量最高的种为毛葡萄(0.358~7.518μg·g-1);毛葡萄丹—2、83—4—67和商—24中都含有较多的白藜芦醇,其含量分别为7.518μg·g-1、7.208μg·g-1和7.173μg·g-1。瘤枝葡萄、蘡薁葡萄、燕山葡萄、小复叶葡萄、麦黄复叶葡萄,刺葡萄济南-1、福建-4、略阳-4、雪峰,华东葡萄湖南-1、广西-1和复叶葡萄眉县-6中检测不到白藜芦醇。 (2)白藜芦醇在浆果不同发育期含量不同,其含量最高时期为生理成熟期,依次是转熟期和绿果期。 (3)白藜芦醇在果穗的不同组织中含量不同,其含量最高的组织是穗轴(10.667~37.288μg·g-1),其次是果皮(4.671~8.543μg·g-1),种籽(0.584~0.761μg·g-1)和果肉(0.208~0.574μg·g-1)中含量很少。 (4)轻度感染炭疽病后,浆果中白藜芦醇的含量高于健康浆果,轻度感染炭疽病有利于葡萄浆果产生白藜芦醇。 (5)气候环境影响浆果中白藜芦醇的含量,但其含量首先取决于种或品种的基因型。 (6)建立了葡萄和葡萄酒中白藜芦醇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法,实现了对葡萄和葡萄酒中白藜芦醇含量快速、准确和有效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