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12月21日,中华人民共共和国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对全国范围内的中小学健康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工作要求。纲要要求,学校应近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工作,将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与公共卫生意识作为教学目标与任务,要求教师应教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健康知识和技能,促进中小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游泳作为一项水中运动,可以有效缓解学习压力,同时在游泳过程中因为肢体的配合动作导致身体得到充分的放松休息,会缓解颈椎和腰椎带来的不适感,能够充分锻炼儿童的运动神经,让儿童更加准确的控制自己的肌肉活动。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和数理分析的方式,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实地调查法、测试法、统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游泳教学与6~8岁儿童身体协调能力之间的相关关系展开实验研究。研究首先构建了《6-8岁儿童身体协调能力测试量化指标体系》,选定东平县嘉和实验学校及第四实验小学作为实验地点,在两所学校供选择64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进行实验。在实验前先对两组成员进行实验前测,后实验组成员接受长达六个月的游泳教学训练,对照组成员仅参与基本体育课程教学,实验结束后对两组成员进行相同测试。分析实验数据后得出以下结论:1.游泳教学对6~8岁儿童身体协调能力产生非常显著的影响;2.游泳教学对6~8儿童身体协调能力中的三个维度产生显著影响,包括四肢协调维度、感官配合维度、时空特征维度;3.6~8岁儿童身体协调能力并不受性别影响,6~8岁儿童身体协调能力中视觉感官协调能力以及躯干协调能力并不受游泳教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