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态火焰与壁面相互作用的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feng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受限空间内,例如发动机燃烧室内,火焰撞壁现象经常发生而且该过程是不可避免的。火焰与壁面间的相互对燃油的蒸发混合,火焰的扩散有关键的影响,从而会进一步影响发动机燃烧室的燃烧过程及排放过程。目前随着发动机先进燃烧技术的不断发展,湿壁现象在发动机燃烧室同样不可壁免,相比于火焰与壁面相互作用,火焰与湿壁间的相互作用同样是值得重视的。为了解火焰与干湿壁面间的相互作用,本文采用高速纹影法及自发光成像的方法对甲烷瞬态火焰与干湿壁面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相关研究。
  首先,采用高速纹影法对甲烷瞬态火焰与干湿壁面相互作用过程中火焰形貌发展过程及影响因素进行记录并分析。重点探究了火焰与壁面相互作用过程中火焰伸展半径及火焰厚度的影响。结果发现,壁面高度,燃料流速及壁面干湿条件对火焰与壁面相互作用过程中火焰伸展半径和火焰厚度均有一定影响。
  之后,使用ICCD相机对火焰自发光及羟基自发光情况进行了拍摄,并探讨了壁面高度,燃料流速及壁面干湿条件对甲烷瞬态火焰与壁面相互作用过程中火焰自发光亮度及羟基分布的影响。结果发现:(1)火焰自发光强度受壁面高度、燃料流速及壁面干湿条件的影响。壁面高度升高时,火焰与壁面相互作用过程中火焰自发光亮度有明显的降低,同时火焰明亮部分面积缩小,且向壁面方向移动。当流速改变时,自发光亮度有所提高。壁面干湿条件的变化同样会影响火焰自发光亮度情况。相较于干壁面,湿壁条件下,火焰亮度具有明显的提升,并且不同的湿壁条件对火焰自发光亮度影响情况不同。(2)羟基分布情况受壁面高度,燃料流速及壁面干湿条件的影响。随着壁面高度增加,羟基峰值向靠近壁面方向移动,在火焰前锋处,燃料充分燃烧,燃烧程度较高,羟基分布较多。流速的增加能够使羟基分布向壁面方向移动,同时浓度增加。壁面干湿条件对羟基分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近壁区域的分布,同时油膜厚度及种类也会对羟基分布造成一定影响。
  最后,探究了不同壁面高度,燃料流速及壁面条件下,火焰与壁面相互作用时火焰淬熄距离。结果发现,火焰淬熄距离受壁面高度及其他因素的综合影响,火焰淬熄距离与燃料流速是呈正相关的。壁面条件对火焰淬熄距离存在一定影响,油膜厚度的差异也会对火焰淬熄距离造成影响,但是不同的油膜种类在相同的厚度情况下,火焰淬熄距离相差不大。
其他文献
挤压油膜阻尼器(SFD)因其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在航空发动机及工业透平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了改善传统SFD油膜的非线性特性并减小阻尼器的尺寸,俄罗斯技术人员将弹性环式支承结构设计在SFD油膜间隙的内部,提出了弹性环式挤压油膜阻尼器(ERSFD)。作为一种新型的挤压油膜阻尼器,ERSFD的结构更为紧凑,且集调频和减振功能于一体,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目前国内外关于ERSFD的研究较少,尤其缺少对ER
Rayleigh-Bénard对流(RBC)是经典的热对流模型,同时也被认为是研究湍流的几个最简单的模型之一。RBC湍流热对流广泛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业生产及自然界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研究意义。在水中加入少量的高分子聚合物或表面活性剂形成粘弹性流体,可以使流动阻力大幅度减少,也就是粘弹性流体减阻效应。最近,聚合物对RBC系统换热的影响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然而研究结果既得到了聚合物可以增
工作马赫数范围Ma2~7的高超声速推进系统在未来长航时、可重复使用空天运输系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重要的意义。高超声速推进系统的这种宽范围、快速、远距离、可重复使用特性,导致其机载设备的用电需求更加巨大。因此,机载热动力发电系统对于宽范围工作的高超声速推进系统有着极大的意义。本文针对宽范围工作的高超声速推进系统机载热动力发电系统,开展了如下方面的工作:  开展了宽范围工作高超声速推进热动力发电方
飞行器推进技术一直经历着高速的技术变革和持续的技术创新,飞行器技术参数的提升也意味着热防护需求的提升。但以目前推进技术发展的趋势而言,冷却技术已经成为了未来飞行器技术发展的瓶颈之一。发汗冷却是一种能进一步提升飞行器热防护能力的冷却技术,本论文以发汗冷却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如下研究工作:  针对带有冷却剂通道的发汗冷却形式,本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热平衡的零维模型,分析了冷却剂注入率、冷却剂通道流率及冷却
学位
随着全球温室效应的加剧,CO2减排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而CO2封存技术能从根本上解决CO2排放的问题,近年来逐渐成为了研究的热点。在CO2地质封存过程中,注入的CO2在向上迁移过程遇到难以穿透的盖层时,会出现大量CO2聚集而形成CO2池,与盐水保持长期稳定的接触面。随着CO2逐渐溶于盐水,在接触面上形成了密度更大的混合物,诱导对流的发生,从而显著加快CO2在盐水中的溶解速度。由于溶解诱导对流的驱动力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