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1年7月我国教育部出版与发行了《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2005年全国正式全面推行基础教育新课程标准,新课程标准倡导任务型教学。但是任务型英语教学在实施的过程中碰到了不少的困难,特别是在农村中学的实施情况更是不容乐观,而目前我国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特别是农村地区对任务型英语教学模式的研究和著述还比较少。那么,我国农村学校当前是如何实施任务型教学模式的,当地实施此种教学模式的实际效果如何,实施过程中遇到了哪些现实问题,这些问题又该如何去解决,解答这些问题这正是本研究的目的。本研究以任务型语言教学理论为依据,在对国内外任务型教学研究的现状进行评述的基础上,对农村初中英语任务型教学模式实施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是广西南宁市六个城区的农村初中,研究样本是南宁市兴宁区全部的六所农村初中的30名英语教师;研究方法是问卷调查、访谈、课堂观察等;调查研究的内容是教师的素质、任务型英语教学的实施效果、实施任务型英语教学的外部条件和任务型英语教学实施困难的主要因素。对TBLT的实施情况调查显示:被调查的所有教师都表示对TBLT有所了解,而且多数人对TBLT的实施持积极肯定的态度;但是由于资金的不足,学校以及上级部门重视不够,农村学校的大多数教师缺乏针对TBLT的专门培训和专家指导,这就导致了他们对TBLT的了解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另外,农村学校目前有助于TBLT的教学资源还比较缺乏。而对TBLT的实际效果调查显示:多数教师认为TBLT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口语影响较大,而对笔试成绩的影响则不明显。结合问卷调查,访谈和课堂观察的数据分析,笔者发现不少教师对TBLT还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和操作上的一些问题:在具体操作上,一些教师为学生设计的任务不是太难就是太过简单,而组织小组活动时没有关注到基础薄弱的学生,他们往往得不到运用语言和体验成功的机会;认识上的误区主要有“TBLT只适合学生基础好,班额小的班级”,“教学设备落后,教学资源缺乏的农村学校不适合运用TBLT”,“TBLT排斥传统的教学法,不重视语言知识和语法的教授”,“TBLT只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口语有效而对笔试成绩影响不大”,“倡导TBLT就是要求每节课都搞活动”。综合各项调查项目的结果和数据分析,笔者发现限制和影响农村初中任务型英语教学顺利实施的因素有主观上的因素也有客观上的因素。主观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教师对任务型语言教学理论缺乏深入和系统的了解;教师的知识面狭窄,课堂的教学技能达不到任务型语言教学的要求;教师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还达不到任务型语言教学的要求;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和能力较差。客观因素主要包括:学生的整体素质较低;教师工作量过大;学校以及上级部门对农村学校的资金投入不足,导致教学设备不全,教学资源短缺;学校以及上级部门对教师的发展重视不够,针对任务型教学展开的教学研究和培训不足;现行评价制度与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针对以上调查结果,笔者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和对策。首先,学校与上级相关部门对任务型英语教学的实施应该给以足够的重视且要有所作为。建议上级部门通过政策倾斜和资金投入来加大对农村学校的支持力度,对教材和教参在内容上做进一步的调整与改进,支持和鼓励各个农村学校开展校本培训与研究,并派专家指导;而学校则应适当减轻教师的工作量,支持教师开展各种英语教学活动,并对现行的评价制度进行适当调整以缩小与任务型教学的差距等来营造一个和谐的教育教学环境。其次,教师个人的自主发展是最关键的因素。教师个人可以通过以下的“三种途径,三个原则”来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加深对任务型教学的理解,拓宽知识面和教学资源,改进教学方法,提高专业技能,努力提高英语的口头表达能力。三种途径是指“自学,听讲座,听评课”,三个原则包括“反思,合作,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