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唐诗人贾岛对后世有较大的影响,他的诗在古今文学史上引发了不同的评价,是非褒贬,众说纷纭。
贾岛诗作大都充满了禅意,这与他早年的禅房教育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但在骨子里,确有儒家的经时济世思想,他渴望为国家分忧解难,为君为民效劳,无奈其时的政治使他没有这种资格。他多数诗作是与朋友的往来唱和之作,体现出较为偏狭的取材意象和对尖新的艺术技巧的追求。
在源头上,贾岛诗主要效尤王孟的取意,发扬老杜的奇僻,承继大历十子的“苦吟”,从而形成自己的诗歌特色:选择冷色调的景物入诗,追求创作过程中诗艺的刻意求新出奇,把精约之美作为作诗的趣尚。“郊寒岛瘦”是互文见义的一种评价,但又稍有侧重,对贾岛来说,是重点突出其诗孤峭逼仄寒狭的方面。与姚合诗的比较,贾岛诗也同样彰显自己的个性:清寒、幽凄、峭硬。
贾岛诗对其后历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闻一多先生给予了贾岛高度的评价,说贾岛是“以后各个时代共同的贾岛”。确实,在贾岛生活的中晚唐,就拥有众多的追随者,甚至事之如佛,“晚唐体”成为宋初最为流行的三体之一,乃至江西诗派、江湖诗派、四灵诗人都纷纷从贾岛诗中汲取养分,继承发扬贾岛诗创作的某种风格。在明清两朝,有以钟惺、谭元春为代表的竟陵派和以郑孝胥、陈宝琛为代表的同光体诗人,他们的诗作共同体现出一种“零余者”的“世纪末”情调,实为贾岛诗在文坛的历时性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