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网络与通信技术的发展,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有线宽带、手机移动网络观看网络直播、高清电影或是拨打视频电话已经习以为常。网络作为信息传输、接收、共享的平台,已经逐步成为我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们对网络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对网络传输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在一些存在强干扰的特殊环境中,传输信道的状况不尽如人意,相对恶劣。若在传输过程中不对数据进行保护,就会导致视频传输的质量显著降低。为了保证视频数据传输的可靠性,通常采用自动请求重传技术ARQ或者前向纠错码FEC。自动请求重传技术要求有反馈信道的存在。在多播环境下,可能会因此引发“反馈风暴”,造成网络大规模拥塞。前向纠错码是通过在信源数据加入冗余数据包来进行误码修复的技术。这种方法无需反馈信道,仅要求接收端具有可以进行误码恢复计算能力。在个人电脑与手机性能越来越强的今天,前向纠错编码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数字喷泉码就是前向纠错码中的一种新型编码形式,其不关心信道的质量,也不关心传输过程中丢弃了多少数据,只需要接到足够多的编码包即可成功译码。本视频传输系统中所采用的RaptorQ码则是数字喷泉码的最新形态。本文介绍了几种常见数字喷泉码的编译码原理,包括LT码、Raptor码与RaptorQ码,并在Linux下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RaptorQ的视频传输系统。系统使用Linux c/c++进行开发,对现有的视频采集、数据通信等Linux嵌入式硬件平台具有较好的兼容性与可移植性。以本视频传输系统为基础,进行嵌入式系统开发,可以有效减少在软件开发中投入的时间,降低总体开发成本。系统使用VLC多媒体播放器进行串流与接收工作,并设计了RaptorQ编译码模块与解包封包模块进行视频流编译码工作。通过RaptorQ码进行短包编码传输,用来对抗恶劣信道环境下引发的高误码率,提高视频传输效果,降低传输延迟。为了验证系统正确性和有效性,测试了在不同信道误码率下的传输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加入了RaptorQ码的视频传输系统可以有效的恢复在信道中丢失的原始数据,减少视频画面中关键信息的丢失量,使视频传输系统获得了更好的传输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