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例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来源 :大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hzdw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回顾性分析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五年间诊治的131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影响子宫内膜癌预后的高危因素及部分因素间的相互关系。研究方法:搜集整理了2008年1月-2013年1月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手术治疗且病理确诊的131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门诊及电话随访完善预后随访资料,对全部纳入对象的一般情况及临床特征进行统计学描述,分析年龄、是否绝经、妊娠情况、合并症(多囊卵巢综合征、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病理类型、手术病理分期、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淋巴结转移、脉管浸润、手术方式、术后辅助治疗与预后的关系,并分析部分高危因素间的联系。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子宫内膜癌患者131例,五年存活的总例数119例,平均发病年龄53.55±10.13岁,中位发病年龄53岁,≥50岁77例,<50岁54例,绝经患者占比61.1%,未绝经患者占比38.9%,异常阴道出血105例、异常阴道排液16例、下腹胀痛6例、无症状4例,合并肥胖49例、糖尿病13例、高血压病42例、未妊娠6例、多囊卵巢综合征3例。子宫内膜腺癌114例、腺鳞癌8例、非子宫内膜腺癌9例,其中非子宫内膜腺癌为浆液性子宫内膜癌6例、透明细胞癌3例,手术病理分期I期76例、II期31例、III期20例、IV期4例,组织学分级高分化(G1)33例、中分化(G2)76例、低分化(G3)22例,浅肌层浸润95例、深肌层浸润36例,淋巴结有转移18例、无转移113例,脉管浸润阳性22例、阴性109例,筋膜外全子宫切除+双附件切除26例、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双附件切除术+盆腔淋巴结切除术+腹主动脉淋巴结活检术71例、次广泛全子宫切除术+双附件切除术+盆腔淋巴结切除术+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15例、广泛全子宫切除术+双附件切除术+盆腔淋巴结切除术+腹主动脉淋巴结切除术19例,术后未辅助治疗58例、单纯放疗42例、放化疗联合31例。2.本研究中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为90.8%,手术病理分期I期、II期、III期、IV期的五年生存率分别为97.4%、90.3%、80.0%、25.0%。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妊娠(c2=1.221,P=0.269)、多囊卵巢综合征(c2=0.560,P=0.454)、肥胖(c2=1.169,P=0.280)、糖尿病(c2=0.377,P=0.539)、高血压病(c2=0.844,P=0.358)与患者预后关联不显著;而年龄(c2=9.470,P=0.002)、是否绝经(c2=6.995,P=0.008)、病理类型(c2=78.146,P<0.001)、手术病理分期(c2=50.816,P<0.001)、组织学分级(c2=29.445,P<0.001)、肌层浸润(c2=23.878,P<0.001)、淋巴结转移(c2=14.313,P<0.001)、脉管浸润(c2=8.647,P=0.003)、手术方式(c2=9.148,P=0.027)、术后辅助治疗(c2=19.335,P<0.001)与患者预后关联显著。4.采用COX多变量回归模型分析对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预后因素进行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病理类型、肌层浸润、手术病理分期是患者五年生存率的危险因素。5.c2或似然比检验分析结果显示,非子宫内膜腺癌、子宫内膜腺癌、腺鳞癌中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55.6%、8.8%、37.5%,c2=14.140,P=0.001;浅肌层浸润、深肌层浸润中淋巴转移率分别为7.4%、30.6%,c2=9.967,P=0.002;组织学分级高分化(G1)、中分化(G2)、低分化(G3)中淋巴转移率分别为6.1%、6.6%、50.0%,c2=22.394,P<0.001;脉管浸润阴性、脉管浸润阳性中淋巴转移率分别为1.8%、72.7%,c2=71.753,P<0.001。6.c2或似然比检验分析结果显示,浅肌层浸润、深肌层浸润中脉管浸润阳性比例分别为8.4%、38.9%,c2=17.343,P<0.001;组织学分级高分化(G1)、中分化(G2)、低分化(G3)中脉管浸润阳性比例分别为6.1%、10.5%、54.5%,c2=22.029,P<0.001;无淋巴结转移、有淋巴结转移中脉管浸润阳性比例分别为5.3%、88.9%,c2=71.753,P<0.001。结论:1.本研究中子宫内膜癌患者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较好,晚期患者预后较差,均需长期随访。2.妊娠情况、多囊卵巢综合征、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对子宫内膜癌预后影响程度不同;年龄、绝经、病理类型、手术病理分期、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淋巴结转移、脉管浸润、手术方式、术后辅助治疗影响子宫内膜癌预后。3.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脉管浸润是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危险因素,脉管浸润与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淋巴转移相互关联,临床诊治中应综合考虑子宫内膜癌的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中国计量大学物理系基于演示实验的电磁学课堂教学改革。我们实践发现,在电磁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入实物演示实验和视频动画演示实验,极大地改善了课堂教学效果,提
目的探究高良姜素对MDA-MB-231乳腺癌细胞迁移及侵袭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观察不同浓度高良姜素对乳腺癌细胞MDA-MB-231增殖的影响;划痕愈合实验和Transwell小
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实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作为建设宗旨。南京医科大学预防医学国家级教学示范中心充分发挥实验室的职能,开拓创新,革新实验教育教学理念和
汾河地处黄河中游是黄河的第二大支流,位于地形相对封闭的山西高原。山西高原以干燥松软的黄土为主,只有灌溉才会使其成为沃土,汾河水成为其流域的关键灌溉水源。同时历史时
<正> 我科对1987~1988年收治的100例脑梗塞病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与辨证施护,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小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病例系由门诊随机收入住院。并经头部CT检查确诊为
目的:探讨克霉唑和氟康唑联合治疗顽固性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OO9年1月-2O13年2月收治的顽固性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患者81例的临床资料,将患者按
<正> 多发性脑梗塞证属中风,为重危证之一,笔者利用中医通腑法和活血化瘀法,临床治愈1例,报道如下。孙××,男,54岁,病志号3769,1983年9月7日因昏迷住内科病房治疗,脑CT检查:
目的 探讨与分析中医辨证康复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效果.方法 将5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行西医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
临夏同族自治州是西北乃至全国典型的贫困地区,又属生态环境脆弱区,社会经济发展不仅关系到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而且对实现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通
会议
长江下游地区公元三、四世纪的一些贵族墓葬中出土了一批造型独特的堆塑罐。由于缺少文字记载,现代考古学界称之为“魂瓶”,也有人称之为“谷仓”。魂瓶的造型可分为上下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