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考语文试卷题中语言运用的部分历来被大家称作“高考试验田”,它最大的特点是不断变化与创新,并以检测学生的能力为目的,是对考生语言运用能力的综合检测。这个题目虽然分值不算很高,但却是检查学生语文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因为一个学生语文素养的高低基本可以从这个部分反映出来,或者说,这个部分得分高的同学,一份高考语文试卷就答得比较好。因而研究高考语文题语言运用部分非常重要。本文就2007—2009年全国51套试卷进行了分析,意在探究语言运用题的解题技巧。如何应从而熟练把握语用题,我觉得应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研究高考试题,二是总结规律找方法。这51套题中,就试卷设题角度而言,仿句、简评图表、概括压缩语段、情景造句、句子排序等近二十种题型都有所涉及;就考察的能力而言,简明、连贯、得体、修辞、标点符号运用、准确概括等十多种层级的能力都涵盖在内。这些都应成为高中语言运用题目常教学的重点。考察中,学生失分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审题时不能发现题干中的隐藏条件,二是对生活的观察、积累不够,三是表达能力欠佳。我们应该从高考语言运用题“生活是外延”的特点入手,在提醒学生积极自觉观察、思考生活现象的同时,于分析近年高考题的过程中使学生积累解题的技巧,提高学生解题的能力。本文通过对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高中语文考试说明和近三年高考试卷等资料的分析,总结了语言运用题的考查重点及形式和解析的要点;在此基础上,结合笔者多年来的学习和教学经验,总结了高中语文语言运用题中的重要知识和技巧。可以说,这篇文章是笔者从教以来对高中语文语言运用题教学和近年高考语言运用题研究心得的汇总和梳理。对高中语文的语言运用题教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对广大高考学生准备应考也有很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