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字虽然不是汉语的要素,但是二者的关系十分密切,学习者要脱离汉字的学习,却要想学好汉语,提高汉语水平,是十分困难的。所以,近年来对外汉字教学备受关注。如何开展汉字教学,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的质量,成了对外汉语教师和专家学者关注的焦点。汉字虽然数量庞大、形体多样、结构复杂,对学生来说,具有所谓“难认、难记、难写”的“三难”问题,对外国学生更是如此。但是绝大部分汉字的构成是有规律可循的,如果参照汉字构成的法则,结合汉字的造字理据,通过努力,我们可以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对外汉字教学方法,供教学时参考,提高教学水平。有鉴于此,本文试图以汉语“辶”旁字为例,讨论留学生汉字教学的问题。首先,本文通过对《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以下简称《大纲》)中“辶”旁字的形音义进行考释,对《大纲》中“辶”旁字所构成的词语分级进行穷尽式的考察,从而对“辶”旁字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其次通过调查了解留学生(调查对象为2016年CET昆明学术项目留学生和云南省红河学院留学生)学习汉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分析问题,总结经验,最后提出对外汉字教学中“辶”旁字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希望能为其他偏旁部首的汉字的教学也提供参考,从而全面提高整个对外汉字教学水平。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绪论部分。介绍本文的写作目的、意义和研究方法。第一章:简要介绍了汉字字形、字音、字义的概念,然后对《大纲》中的“辶”旁字进行详细的统计分类,并按照《大纲》分级对“辶”旁字进行穷尽式考释。第二章: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留学生“辶”旁字学习状况和教师教学情况进行调查,了解他们在学习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搜集到的语料,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解,最后根据调查结果和相关理论进行归因分析,找到留学生学习汉字困难的原因。第三章:根据第一章“辶”旁字的考释和第二章对留学生学习“辶”旁字难点的调查和原因分析,本文提出一些针对“辶”旁字的教学策略,并根据教学策略进行具体的教学示例。本文认为,汉字虽然数量庞大、结构复杂,但又具有形象性强,造字具有理据性,蕴含着深厚的中国文化的特点,从汉字的形音义所具备的特点入手可以大大提高留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和动力,加深他们的记忆,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但是不同汉语水平、不同国家类别的学生学习汉字时遇到的情况、问题都各有不同,因此在教学时必须将各种教学方法互相结合,取长补短,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对比教学法、音符系联法字义系联法都是比较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