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雁塔历史文化片区位于西安的中心城区,该片区在历史上属于隋大兴唐长安城的一部分,片区内现遗存有唐代小雁塔遗构及部分清代荐福寺古建筑,是世界文化遗产及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自隋唐至今,历史的更替与时代的变迁在此片区留下层叠与拼贴的痕迹。随着2017年启动的新一轮更新改造,该片区面临以下三点问题:1)全面考古发掘的滞后,大量的古代遗址位于地下尚未发现;2)书籍中的历史信息记载由于缺少有效媒介,在实体空间中无法被公众“阅读”;3)位于古代遗址之上的近现代城市空间不被重视,随着城市更新被随意删除。这样的问题,普遍存在于大遗址与现代城市叠加的城市地段。因此面对城市更新压力,如何有效基于文化遗产阐释与展示理论,构建历史城市的历史空间展示系统,保护城市文脉不断裂,是一个当下城市遗产保护迫在眉睫的问题。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论文研究分为概念解读、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三部分。概念解读即明确历史空间的定义及时空特征,历史展示系统的构成及研究内容。理论研究分为两部分,首先,通过对城市形态学、原型理论、傅熹年先生针对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建筑布局规律等理论的研究,明确历史空间展示系统的展示对象、展示方法与展示系统研究技术路线。其次,通过研究展示对象与展示方法,梳理历史空间展示系统构建逻辑;确认历史空间展示系统由历史空间标识展示系统与历史空间标牌解说系统构成,并明确其展示内容与方法。实践研究分为两部分:小雁塔历史文化片区历史空间的研究与片区展示系统的设计与实施研究。通过对片区内从隋唐至今的历史空间的识别、分类、空间形态、更新演变与遗存现状的研究,构建片区历史空间展示系统;针对小雁塔历史文化片区历史空间标识展示系统与历史空间标牌解说系统,提出设计建议或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