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将生物肥与掺混肥、有机物料配施对作物生长及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生物肥中的微生物在土壤物质转化和促进植物生长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掺混肥的施用使得土壤营养元素均衡,提高作物产量,对科学合理施肥、维持陆地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不同生物肥处理下生物肥料中固氮菌、解磷菌、解钾菌菌落数进行分期测定并研究其菌落数量变化规律。通过培养试验研究不用施肥处理下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变化规律。其结果如下:对固氮菌研究表明:M1、M2两个处理刚接种时固氮菌数分别为1.9×105cfu/g、2.0×105cfu/g;最佳繁殖期固氮菌数量分别为8.3×105cfu/g、2.0×105cfu/g。刚接种时M2处理固氮菌数量较M1处理高0.16%;繁殖期较M1处理高8.03%;死亡期较M1处理高2.14%。对解磷菌研究表明:M1、M2两个处理刚接种时解磷菌数分别为2.6×104cfu/g、53.7×104cfu/g;最佳繁殖期解磷菌数量分别为20.7×104cfu/g、88.8×104cfu/g。刚接种时M2处理解磷菌数量较M1处理高9.19%;繁殖期M1处理高56.76%;死亡期较M1处理高9.87%。对解钾菌研究表明:M1、M2两个处理刚接种时解钾菌数分别为1.2×105cfu/g、1.6×105cfu/g;最佳繁殖期解钾菌数量分别为60.0×105cfu/g、62.5×105cfu/g。刚接种时M2处理解钾菌数量较M1处理高0.08%;繁殖期较M1处理高1.54;死亡期较M1处理高0.83%。固氮菌、解磷菌从繁殖期到死亡期呈现瞬间变化趋势,解钾菌变化趋势稳定。因此在实际生产和使用中生物肥与化学肥料不宜长时间共存,最好是现混现用以达到微生物的最佳使用效果。对土壤碱解氮分析得出:除单施氮肥处理外其它施肥处理土壤碱解氮含量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整个施肥期土壤碱解氮总养分含量为:掺混肥+生物肥>氮肥+生物肥>掺混肥>氮肥>秸秆+生物肥>生物肥>CK。对土壤速效磷分析得出:各处理土壤速效磷含量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整个施肥期土壤速效磷总养分含量为:掺混肥+生物肥>磷肥+生物肥>掺混肥>磷肥>秸秆+生物肥>生物肥>CK。对土壤速效钾分析得出:各处理土壤速效钾含量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整个施肥期土壤速效钾总养分含量为:掺混肥+生物肥>钾肥+生物肥>掺混肥>钾肥>秸秆+生物肥>生物肥>CK。因此掺混肥与生物肥混施能极大地增加土壤肥力及微生物生物量。化肥虽然能够增加土壤肥力,但和生物肥配合施用效果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