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滇西南孟连地区作为冈瓦纳大陆裂解陆块与欧亚大陆汇聚事件,古特提斯洋发展、演化及消亡事件研究的重要区域,该地区在晚古生代所处大地构造背景、构造演化体制、岩浆热事件的动力学机制对于深入认识古特提斯域汇聚、裂解事件具有重要意义,因而受到中外地质学者的普遍关注。孟连地区晚古生代发生过多期次、大规模基性岩浆活动,随后因夹持于昌宁-孟连断裂带经历了多期次构造运动的叠加改造,其地层层序、构造期次、火成岩成因类型和时代等存有诸多争议。本文选择该区出露的二叠纪基性火山岩为主要研究对象,依据野外地质调研、岩石学和矿物组合特征、岩石地球化学、成岩构造环境判别等研究工作,讨论该区基性岩的成因类型和成岩机制,进而通过与峨眉山大陆溢流玄武岩等周边同时期火成岩的对比研究,尝试讨论古生代以来印度-欧亚-太平洋块体间挤压-走滑、壳幔相互作用等地质问题,取得工作进展包括:(1)研究区二叠系地层中的火山岩层主要为玄武岩和苦橄质玄武岩两类;岩石要为斑状结构,枕状构造,气孔和杏仁体很少;其基质主要由斜长石、石和隐晶质组成,呈间隐结构和鬁刺结构,大部分发生了绿泥石化、高岭土化。斑晶主要为橄榄石(0.5-3.5mm)和辉石(富Mg透辉石),斑晶矿物多呈自形--半自形粒状,普遍发生蛇纹石化。,(2)岩石地球化学研究揭示孟连二叠纪玄武岩多具有板内碱性玄武岩的成分特征, Nb、Ta、Zr、Hf等高场强元素富集,而K、Sr、Rb、Ba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模式均为右倾型,LREE富集,负Eu异常不明显。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揭示研究区玄武岩来源于无地壳污染的富集地幔源区。(3)依据其TiO2含量孟连二叠纪玄武岩可以划分为高钛玄武岩(TiO2>2.8%)和低钛玄武岩(TiO2<2.8%)(徐义刚,2001),这两种类型都表现出了低压环境中斜长石可能发生低压分离结晶的特征。在相同MgO值情况下,高P2O5-TiO2玄武岩比低P2O5-TiO2玄武岩具有更高的FeOT,P2O5,Sr,La,Ba,Ce以及Zr。(4)孟连二叠纪玄武岩与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玄武岩在岩石学,矿物学,年代学,成岩温度,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以及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方面具有相似,综合分析认为孟连基性火山岩并非前人认为是古特提斯洋构造演化阶段岩浆活动的产物(蛇绿岩残块的组成部分),而可能与广泛影响中国中西部(华南地块、塔里木地块等)的石炭-二叠纪地幔柱源岩浆作用相关,系该地幔柱体制下岩石圈大幅上隆、裂解、地幔源区初始部分熔融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