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双层博弈理论自1988年问世以来,经过二十多年学者们的深入研究,已经相当的完善了,研究领域从主要分析跨国贸易问题等低级政治议程发展到军备控制、地区一体化等高级政治议程,不仅在国际关系领域受到高度关注,还成为国际关系理论为数不多的原创理论,被谈判学等其他学科所借鉴。过去的二十多年,学者们对双层博弈的研究在国际、国内两个层面的研究都更加细化了,如分析中央政府权力分配制度、选举制度、政治传统与政治文化等因素对双层博弈的影响,分析行政、立法以外的利益团体对双层博弈的影响。笔者认为,以上研究对跨国直接互动这个重要环节缺乏足够重视,具体来说,原模型只有两国中央政府特别是中央政府中的行政机关参与了直接博弈,其他行为体只能通过影响中央政府来改变或者推动谈判进程。笔者认为,原理论体系在解释一元权力中心体制的国家间博弈时有较高的说服力,但并不能够很好的解释多元权力中心体制下国家的博弈方式。在多元权力中心机制下,对国家间双层博弈影响最大的因素当属跨国联盟的成立和维持,其中,跨国联盟由跨越传统国家边界且相对独立的政治实体组成,通过直接而不仅仅是间接的方式影响国际、国内互动。文章总结了影响跨国联盟关系的五个要素,跨国联盟形成所需要的五个步骤,及跨国联盟在四个方面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文章的研究假设:在国内权力分配机制呈现多元化状态的情况下,增强国际、国内双层博弈能力的主要因素在于能否成立跨国联盟,跨国联盟的形成将极大增强联盟方讨价还价的能力,且国内权力配置越分散,跨国联盟的效果越明显;中央政府间或者地方政府间结成的跨国联盟对于改善两国双边关系是有利的,而一国中央政府与另外一国地方政府结成的跨国联盟对于改善两国双边关系是不利的。文章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自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成为中央政府至1937年中日全面战争期间的国家间、国家双层博弈,找出了期间组成的跨越中日两国政治边界的政治、军事联盟,考察他们对中日关系的影响。通过案例分析,文章总结归纳出十组跨国联盟,其中有八组显著增强了其博弈能力,另有一组部分增强了其博弈能力,还有一组没有增强其博弈能力,因此总的来看,案例分析还是对研究假设的支持力度还是比较明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