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正字贤者之源》中的翻译

来源 :西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cn19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字贤者之源》是章嘉·若必多吉接受乾隆皇帝的旨意将《藏文大藏经·丹珠尔》部翻译成蒙文之际,完成的一部重要著作。这部著作根据其内容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结合藏蒙翻译实践总结出来的翻译技巧、翻译标准、翻译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佛经翻译之译者所应具备的素质等翻译理论;第二部分为根据藏族十明学科为内容特征进行分类的藏蒙佛教术语对照词典。本论文根据这部论著的第一部分即翻译理论部分对其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解读与研究,研究的过程中与藏族早期的翻译理论——《声明要领二卷》、萨迦班智达·贡噶坚参所著《入智者之门》、《三律仪论》等有关翻译理论类著作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参考和借鉴了现当代的部分学者的研究成果。本论文正文部分除前言与跋文外,共分四章:第一章为《正字贤者之源》产生的历史背景,其中以社会的变迁、文化的交流与传播、著者的学术造诣等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为本论文铺垫了基础。第二部分为《正字贤者之源》之翻译理论,侧重从章嘉·若必多吉之独特的翻译思想和他关于翻译标准与翻译原则的辩证统一关系问题的认识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其中第一小节分别指出了章嘉·若必多吉在《正字贤者之源》中所提出的佛教翻译的十六条准则,并就其指出的翻译技巧问题进行了归纳;第二小节指出了根据章嘉·若必多吉提出的翻译标准,从而对翻译标准具有随即变异性和翻译原则具有相对稳定性特征进行概述。第三章为《正字贤者之源》之翻译理论特征,其中以《正字贤者之源》为藏蒙翻译理论与实践之最初之著作,亦为藏族翻译史上明确提出译者素质问题的著作两个方面为主线,比较《声明要领二卷》、《入智者之门》等著作中的翻译理论,阐述了其对丰富和发展藏族翻译理论所做出的重要贡献。第二章和三章为本论文的重点。第四章为《正字贤者之源》之价值探讨,其中从理论价值和参考价值两方面进行了阐述,为这部文献进行了综合评价。
其他文献
语言本质上是转喻的。转喻是一种心理映像,即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使用转喻进行说话和思维,转喻使人们能更加关注所指代的事物的显著部分,转喻概念已经成为人类行为语言中的一种
在新时期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观念必须得以创新,才能紧跟时代艺术的发展脚步,才能保证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能顺应时代潮流,展现出艺术的时代特征。本文就此展开了讨论,先是结合
微流控是一种处理微量流体的新型技术,为纳米材料持续可控的自组装提供一个高通量平台。文中研究了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嵌段共聚物在同轴微流控装置中的自组装行为,利
对外汉语词典是外国学生学习汉语的必备工具书之一,也是外国学生认识、掌握汉字的一个重要渠道。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对外汉语词典也是作为外国学习者学习汉语的第一手材料,
西洋参即美国人参,简称洋参,又叫广东参、花旗参等。原产于加拿大的蒙特利尔、魁北克和美国东部地区,为五加科人参属多年生宿根性药用植物。现将西洋参的栽培技术与加工简介
本文引用有关文献和资料,对目前我国书报中出现的关于“《周易》、莱布尼茨与中国古代数学”中几个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This article quotes the relevant literatur
言语交际中"无所谓"有"无所谓1"和"无所谓2"之分。从来源上看,"无所谓1"形成于"S+无所谓VP/AP";"无所谓2"则是在"S+无所谓"的语境中,随"谓"词义的主观化而带来"无所谓"的凝结与虚化,最终才演变为
藏语复合动词是动词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藏语复合动词为研究对象,对它进行深入的分析和归类。使藏语复合动词的分词标注能达到更好的效果。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部分为绪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