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PPP项目(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即公私合作制项目。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城市建设进程的逐步加快,为进一步提高工程项目建设与营运的效率,减少项目资金缺口,我国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公用事业发展、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以及自然资源开发等多个大中型项目中,都广泛采用了公私合作制模式作为工程项目的主要融资与筹资手段。尽管PPP项目作为一种能有效吸引社会资金,实现多元化融资的一种新型模式,在我国取得了迅速的发展。但由于其资金参与方众多、项目融资体量大、建设周期长,在项目融资过程中很容易发生法律风险、金融风险、技术风险、信用风险等各类风险问题,而严重制约了项目正常的资金筹集与施工建设。因此,必须加强对PPP项目融资风险的高度重视,并从定性、定量这两个角度出发,对项目融资风险进行正确的识别与评价,进而采取有针对性的风险防控对策,以切实减少和避免融资风险问题的发生,保障资金来源,提高融资效率,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本文结合我国PPP项目在融资实践中遇到的难点和难点问题,并以溧水产业新城PPP项目为主要研究实例。首先,分析了 PPP项目融资风险的相关理论,包括了 PPP概念、PPP融资模式的优势,PPP融资风险的特点、来源以及风险控制的一般性对策;其次,简述了溧水产业新城PPP项目的建设概况,并利用风险识别方法,对该项目的各类融资风险因素进行了初步的定性识别;第三,通过自制的调查问卷对该PPP项目中的风险因素进行量化的评估论证,以得出了各类风险因素的总体排名情况,并对该项目中最主要的五类融资风险因素进行了具体的研究与探讨;最后,结合工程项目实际,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风险防控策略。通过本文的研究,一方面有助于对我国现有PPP项目融资风险控制理论的进一步补充与完善;另一方面,也为我国类似PPP项目的融资风险控制提供的一定的参考与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