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区中离地农民的邻里关系研究——以ZH小区为个案

来源 :上海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ver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民离乡离土的问题是社会快速转型时期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在城市化进程中这一群体己成为社会学研究中举足轻重的一个研究领域。但是以往的学者所作的相关研究更多关注的是农村改革中的农地产权与征地制度问题、失地农民的生活保障问题。邻里关系方面的研究大部分是涉及城市居民的,比如:“城市居民的邻里关系和影响因素”等抽象的概括性的定量研究,而本文希望能够从微观的层面来审视城市化过程中、生活场域变化中的农民邻里关系的变化。 本文试图用布迪厄场域理论里的场域与惯习的概念来分析在不同的场域里人的关系网络受何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在新的居住小区里,新的场域又如何来形塑、影响人们的惯习、影响新的邻里关系网络的建构。村落场域是“惯习”的大寓所,而村落里生活的个人是“惯习”的小寓所,笔者认为这就是布迪厄所说的“惯习既是个人的又是集体的”。而通过“惯习”所延续、传承的是村落——这一场域的活力和潜力。在传统的村落社会里的网络是内敛的和相对封闭,所以村落内部的活力和潜力主要是在亲属、近邻之间延展、循环。在新的居住小区里,农民有很多的不适应、有很多的尴尬,也是由于“惯习”的历史性,他们的身上依旧存留着原先的村落空间的烙印,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惯习”这种动态的、开放的系统,不断地随着经验而变,随着农民在这个城市化小区里的实践,他们会调整自己的结构,进而产生新的“惯习”,而适应了新的场域空间——城市社区。 笔者从研究奉贤区ZH小区离地农民的邻里关系出发,比较其与原来村落场域的差异,进而阐述影响邻里关系发生变化的因素,透视在各种因素作用下邻里关系的变化,以及邻里关系变化对离地农民和社区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为郊区城镇社区的建设、发展提供一些较为合理的、切实可行的对策。
其他文献
本文综合利用文献法、问卷法和深度访谈法进行资料的收集,在此基础上,利用深度访谈法对独居老人的需求状况进行深入、全面的了解,对独居老人的整体需求状况及其满足程度进行了调
1 选用适宜品种抗虫棉在豫北地区推广应用的品种分中熟和早熟两大类。中熟品种(系)主要有特优抗虫棉,高效抗虫棉 98-1、中29、中38、DP99B、20B、33B及抗虫棉原良种抗虫棉新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Ni/CaO-γ-Al2O3系列催化剂,并通过固定床连续反应考察了催化剂在CH4-CO2重整反应中的活性。结果表明:CaO助剂的加入能提高Ni基催化剂的活性,以CaO含量5%为
送走蛇年,揖迎马年,人们自然想起一句老话:“牛马年好耕田”.rn放在安全生产领域里理解这句话,是祈盼马年有一个平稳的安全生产环境,蛇年中付出的努力,祈盼在马年有一个好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始了以市场化为导向的改革,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模式转型。1995年前后开始的国有企业深化改革,使得下岗失业的职工数量突增。在宁乡县玉潭镇,于计划经济体制
随着当前社会服务业的迅速发展和行业特性的影响,女性农民工更容易加入以饭店业为代表的服务业。女性农民工在城市的生活完全不同于以往所习惯的乡村生活,环境的改变让她们面临
本文对税费改革前后乡镇财政结构的变化以及与之适应的乡镇政府对农民行为的变化进行了探讨。文章认为,财政结构不仅约束了乡镇政府的行为,它的变化也引导了乡镇政府对农民行为
藏学近年来成为我国学术研究的一个热点,针对藏区的社区研究也一直为学者们所关注。本文选取西藏日喀则地区的一个典型村庄——班觉伦布村作为研究对象,在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
本研究主要着眼点在于在农村发展领域对于参与式的广泛运用。作为一种理念和方法,它在受到质疑的同时也不断完善和发展。考察参与中的权力关系,特别是赋权和分权在社区层次上的
1 选用良种壮苗育苗采用当年生优良树种子,把采好的良种用湿沙处理,经15~20d催芽开始萌发,即可播种。栽植的苗木达到国家规定标准:一级苗70cm以上,二级苗50~70cm,根系发达,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