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及意义:胎盘植入(placenta implantation,PI)属于妊娠相关出血性疾病的范畴,近年来发生率和严重性不断上升。为防止难治性出血这种潜在的并发症,除了围产期子宫切除外,子宫动脉栓塞术是可以作为代替外科手术的一种新方法,已证明其对控制其他治疗无反应的产后出血的成功率超过90%。本研究分析胎盘植入的临床特点,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胎盘植入的临床疗效,产生的并发症和对未来生育的影响。目的:探讨我院收治的胎盘植入患者临床特点和诊断方法,并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的疗效、并发症。方法:1.收集一般资料:收集我科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共收治的胎盘植入患者共计110例,其中晚期妊娠患者80例,并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三组:①保守治疗组12例:采用药物(主要是米非司酮)保守治疗;②子宫动脉栓塞(uterine arteryembolization,UAE)组40例,采用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③子宫切除组9例,经外科手术切除子宫。记录患者年龄、孕产次、孕周、既往史、诊断及治疗方法。2.观察和记录的数据和指标:三组的临床结局、栓塞治疗有效率(如出血减少或停止、月经复潮或再次妊娠)和失败率(如二次栓塞、子宫切除或产妇死亡),并比较三组患者的出血量、输血量、住院时间、手术时间、胎盘排出和月经复潮时间。由电话随访得到患者后续的关于月经和生育的信息,记录在临床随访的1年期间,正常月经复潮情况和再次妊娠情况。3.统计学分析: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行t检验或方差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胎盘植入的发生与患者的剖宫产史(38.18%)、刮宫史(92.73%)等子宫手术史、前置胎盘(32.73%)、年龄(30.00%)等因素有关。诊断依靠临床表现、彩超检查、病理检查三项依据。2.子宫动脉栓塞组、子宫切除组、保守治疗组的年龄、孕周、孕次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经子宫动脉栓塞术后38例成功止血,有2例未能止血而行子宫切除术。栓塞术后未出现器官局部缺血坏死、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热、下腹痛为常见并发症。4.子宫动脉栓塞组、子宫切除组、保守治疗组的出血和输血量、手术时间、住院天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对UAE组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除9例失访病例,其余患者在随访时间内恢复正常月经,并有2例再次妊娠者。结论:1.胎盘植入发生率随时间有增加趋势。胎盘植入的诊断以临床诊断和彩超诊断为主。2.采用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胎盘植入,其术前准备时间和手术时间均短,出血控制迅速且并发症少,保留了患者的子宫,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