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针对宁夏中部干旱带枸杞水资源短缺及水肥利用效率较低等问题,通过开展大田试验,采用3因素5水平的“311-B”D饱和最优设计方案,采用随机区组排列,研究了不同水肥处理对枸杞生理生长指标、品质、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各处理不同土层土壤含水率和全生育期变化规律基本相似,灌前初始含水率0~100cm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含水率在40~60cm最大,灌后全生育期内40~60cm 土层土壤含水率最大,80~100cm变化规律不明显。枸杞全生育期需水量最大为处理T4为494.72mm,T6需水量最小为310.57mm。各个处理果熟期耗水量及模系数均最大。(2)各单因素对枸杞果实品质中总糖量、多糖量、甜菜碱量、β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顺序为:X3>X2>X1。二因素对枸杞果实总糖量和多糖量、甜菜碱量和β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次序分别为:X2X3>X1X2>X1X3、X1X2>X1X3>X2X3。各单因素和二因素对枸杞果实产量干重和鲜重的影响顺序分别为:X2>X1>X3、X2>X2X3>X1X3;各单因素和二因素对枸杞产量干重和鲜重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顺序分别为:X1>X3>X2、X1X3>X1X2>X2X3。(3)两因素交互中,枸杞果实总糖最优量出现在中氮中水、中水中磷、中氮高磷区域,最优含量分别为50.71%、51.07、53.60%,多糖和β类胡萝卜素含量最优量出现在中氮中水、中水中磷、中氮中磷区域,最优含量分别为3.73%、3.76%、3.79%,0.217%、0.218%、0.221%,甜菜碱最优量出现在高氮高水、中水中磷、中氮中磷区域,最优含量分别为0.95%、0.78%、0.79%。(4)两因素交互中,枸杞果实干重产量和鲜重最优量出现在高氮高水、中水中磷、中氮中磷区域,最优含量分别为4.79kg、4.81kg、4.87kg和19.17kg、19.27kg、19.47kg,鲜重水分利用效率最优量出现在中氮中水、中水中磷区域,最优含量分别为2.26kg/m3、2.23kg/m3,干重水分利用效率最优量出现在高氮高水、中水中磷、中氮中磷区域,最优含量分别为0.60kg/m3、0.612kg/m3、0.613kg/m3。(5)综合考虑不同水肥对枸杞生理生长指标、品质及产量等的影响,得出:在试验条件下,宁夏中部干旱带枸杞滴灌最优的水肥方案为:补灌量158.30~174.36m3/667m2、施氮量33.87~43.58kg/667m2、施磷量 26.01~30.15kg/667m2、施钾量 22kg/667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