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土水分蒸发模型及试验研究

来源 :山东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xianwei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体水分的蒸发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个正常的自然现象,是进行土体-大气物质和能量交换的主要方式之一,也是地表热量和水分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饱和土体的蒸发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蒸发恒定速率阶段、下降速率阶段和残余阶段。饱和土体在蒸发开始时以恒定的蒸发速率进行蒸发,随着蒸发过程的进行,蒸发率减小,进入到下降速率阶段。当土体中含水率减少到一定程度时,蒸发速率会减小到稳定的低值,此时蒸发进入残余阶段。土体的蒸发特性对于土体开裂和工程建设也有巨大的影响,利用蒸发的三个阶段来分析不同因素对蒸发的影响对于预测工程灾害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通过室内模型试验,采用3类土体(砂、硅藻土、黄土)进行了不同条件下的蒸发盘试验,分别研究了土体颗粒的粒径、土体的含盐量、混合土体的掺入比例和双层土体的层序等对土体蒸发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土体颗粒粒径在0.1mm-2.0mm这个区间内对土体蒸发的影响较小;随着土体含盐量的提高,土体蒸发受抑制的效果越明显;随着硅藻土掺入量的增加,恒蒸发速率阶段的持续时间和进入残余阶段的时间变长,混合土体的蒸发时间延长,持水量增加,混合土中占主要体积的成分决定了蒸发特性;随着覆盖层厚度的增加,土体蒸发的第一阶段持续时间变长,层序对蒸发具有很大影响,当硅藻土位于双层土体下方时,土体的蒸发持续时间明显变长。除此之外,还进行了不同厚度土体的蒸发试验。发现随着厚度的增加,蒸发过程延长。当土体厚度大于3cm时,能够较好的观察完整的蒸发过程。推导得出了一种计算蒸发过程曲线的双参数模型,建立了蒸发过程曲线与土体本身之间的联系。分别进行了不同混合比例的混合土和不同厚度的硅藻土的蒸发试验,根据土体的混合比例、厚度和其对应的蒸发过程曲线,进行了公式的推导和拟合。通过参数研究发现模型参数和硅藻土比例之间具有较好的函数关系,将试验数据代入到模型中得到不同的预测蒸发曲线,其结果与实际数据较为吻合,说明模型具有实用性,这对自然界和施工场地中不同条件下土体蒸发过程的预测具有重大的意义。
其他文献
1963年Feit和J.G.Thompson教授证明了在群论方面闻名遐迩的奇阶定理,该定理指出:对于有限群而言,每一个奇数阶群都可解。而对于阶为偶数的群,J.G.Thompson教授在至施武杰教授
本文首先介绍了辛流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在此基础上介绍了辛流形上的辛S1-作用和Hamiltonian S1-作用.Hamiltonian S1-作用对应着辛流形上的一个实函数,称为矩映射.然后我们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铁电性与磁性材料应用到我们的生活中,比如铁电传感器、铁电存储器,比如磁性材料制作的存储器、变压器、录音设备等。人们很早就设想寻找一类材料,在
随着3C行业的快速发展和中国人力资源的紧张,中国市场需要更多的小型工业机器人代替人工作。由于国内机器人伺服控制器输入电压为AC220V或AC380V,无法满足小型化、轻型化、可
设G是有限非交换p群.称正整数d1为G的极小A1生成数,如果存在G的d1个A1子群H1,H2,…,Hd1使得G=且对任意的t=
由于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城市人口数量增长加快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交通拥堵现象,为了解决人们出行的难题,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刻不容缓。从城市轨道交通与地下大型城市综合体的建设中可以看出,我国对于地下空间不断利用,使得地下可利用的空间逐步减少,并且人们更加重视在基坑施工时的风险问题。目前各个城市不断建设地铁轨道,基坑项目的建设也更加靠近市中心,因此基坑工程项目周围的环境变得极为复杂,特别是最近几年很多
具有增强的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的高Z(高原子序数)纳米材料在提高放射疗法的治疗效率上有着广泛的应用。高Z元素和X射线相互作用比轻元素(比如H、O和N)更能增加纳米材料附近的能量沉积和辐射水解。Bi作为元素周期表第83号元素,具有强烈的X射线衰减性能,且远远大于Au、I等高Z元素,在提高放射治疗(RT)的疗效上应该有更好的效果。目前很多Bi类材料已用作胃药,显示了 Bi基纳米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这为B
研究目的:本文通过分析青少年体育素养的研究现状与问题,在终身体育理念下结合体育素养内涵,围绕着体育知识、体育意识、体育技能、体育个性、体育品德、体育行为这六个方面,
随着油气产业的发展,油气勘探开发的重点由常规储层转向非常规难动用储层。四川盆地合川区块须家河组储层是典型的非常规难动用储层,具有纵向上具有多层段、薄互层的特点。分
共享制造模式不仅被认为是实现智能制造的支柱之一,也是全球范围制造业的新趋势。我国制造业存在产能供需结构不协调、制造资源利用效率低、缺乏创新能力等问题,催生出以工业互联网平台、云制造等先进技术为支持的共享制造模式。作为基于共享经济的制造模式,国内外市场已有荷兰Floow2、航天云网CASICloud、智能云科iSESOL等一批共享制造服务平台。然而共享制造模式的理论研究落后于产业实践,模式发展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