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全球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汽车乘坐舒适性和安全性的要求越来越严苛。以磁流变阻尼器为减振装置的汽车半主动悬架系统,可以改善汽车的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磁流变阻尼器响应速度快,可根据电流的大小在毫秒内做出反应,被广泛应用于结构振动控制和车辆工程中,尤其是汽车半主动悬架领域。而传统的被动悬架虽然结构简单,但无法同时满足汽车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鉴于此,论文采用PID控制和模糊控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汽车乘坐舒适性和安全性的要求越来越严苛。以磁流变阻尼器为减振装置的汽车半主动悬架系统,可以改善汽车的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磁流变阻尼器响应速度快,可根据电流的大小在毫秒内做出反应,被广泛应用于结构振动控制和车辆工程中,尤其是汽车半主动悬架领域。而传统的被动悬架虽然结构简单,但无法同时满足汽车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鉴于此,论文采用PID控制和模糊控制理论,对基于磁流变减振器的1/4车半主动悬架系统进行仿真验证。(1)进行了1/4车半主动悬架系统磁流变阻尼器期望输出控制器的设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建立了1/4车二自由度被动、半主动悬架动力学模型;根据路面不平度原理,以积分白噪声为基础,搭建了随机路面输入模型并得到随机路面输入响应曲线;根据PID控制和模糊控制理论,设计了随机激励下半主动悬架系统磁流变阻尼器期望输出控制器,并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其仿真模型,得到悬架系统理想期望力。(2)构建了1/4车半主动悬架系统磁流变阻尼器动力学模型。根据磁流变阻尼器力学模型特点,以改进Bouc-wen磁流变阻尼器正向模型为研究对象,以电流、阻尼器活塞相对位移和速度为输入变量,实际阻尼力为输出变量构建该正向模型的Simulink仿真模块,并给予各输入变量不同的数值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正向模型具有明显的非线性滞回特性。利用BP神经网络自学习处理非线性函数的特性,建立了以悬架系统期望力、阻尼器活塞相对位移和速度等参数为输入变量,以磁流变阻尼器实际电流为输出变量的BP神经网络逆向模型,在MATLAB/Simulink中进行仿真模块设计并实施了仿真,验证了磁流变阻尼器逆模型的可行性。(3)进行了随机激励下装备磁流变阻尼器的1/4汽车半主动悬架总体仿真。将建立的磁流变阻尼器正、逆向模型与模糊PID控制器结合,在随机路面激励下进行1/4车半主动悬架系统仿真模块总体构建并实施仿真验证,结合悬架性能评价指标仿真曲线以及理想期望力与实际阻尼力对比曲线等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模糊PID控制,在实际磁流变阻尼力控制下,车身加速度降低了27.41%,悬架动挠度降低了21.17%,轮胎动载荷降低了27.83%。这说明,将理想期望力经磁流变阻尼器转换后得到的实际阻尼力作用于悬架系统,其控制效果更显著,明显提高了汽车乘坐舒适性和操作稳定性。
其他文献
流动摊贩治理历来是城市管理重点和难点问题。流动摊贩由来已久,可以说是与城市相伴相生,在我国拥有悠久历史,同时也是国内城市一个常见现象。流动摊贩因其局限性,受城市工商部门、城管部门、卫生部门等多方管辖,往往因违规摆摊、无证经营或是卫生问题等屡屡与政府有关部门产生冲突,成为城市管理一个尾大不掉的难题。如何处理流动摊贩,采用怎样的方式进行治理,成为摆在学术界和政府面前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流动摊贩局限性主
地球物理有多种物探方法,每种方法只能对地下单一物性参数进行反演,联合反演是基于地下地质体的物性参数分布具有相似的结构,通过两种或多种方法共同反演,减少单一方法反演的多解性。大地电磁测深法是电法勘探中重要的分支方法,具有探测深度大,成本低,工作简便等优点,在地球物理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地热资源是新型能源的典型代表,是一种清洁低碳、分布广泛、储量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近年来干热岩型地热资源是新的研究重点,其
在海陆空载具逐渐向智能化、无人化迈进的今天,无人艇(Unmanned Surface Vehicle,USV)作为一种水面场景下的新型高智能化运载器,在民用领域,如环境监测、人员搜救、海图测绘等方面;以及海防领域,如侦察、巡逻、目标打击等方面均有重要价值。对于无人艇,高智能化的环境感知技术是其完成各类复杂任务的前提保证,也是主要技术难点之一,因此对该范畴下的水面目标跟踪问题展开研究有着直接的现实意
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水体中重金属、有机染料及抗生素污染不仅严重影响了生态系统,而且对水生生物和人类造成潜在危害。吸附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重金属处理方法,光催化降解有机染料具有成本低和环境友好的特点,而光电催化氧化代表一种高效降解抗生素的新型技术。然而,如何发展高效的吸附剂、光催化剂和光电催化剂仍然是一个挑战性的课题。铋基材料化学性质稳定,绿色无毒,能有效吸收利用太阳光,是一种潜在的环境
随着通信与航空航天相关技术的发展,以机载通信网络为主体的高动态自组织网络在军事、民用和公共领域应用应用越来越广泛。与传统移动自组网相比,高动态自组织网络中节点运动速度更快,且链路环境更加复杂多变,同时其中的节点具备更广阔的运动范围和传输距离。这些特点使得高动态自组网区别于普通移动自组网,针对其特点设计的路由协议也成为了各机构和学者们研究的热点。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是高动态自组织网络中的路由协议。首先
海洋装备往往通过控制系统维持位置或是沿着计划路线航行,这些控制需要自身的位置信息作为依据,而实船上经常使用的GPS等定位手段在室内却显得力不从心。针对这一情况,本文将双目视觉定位技术引入到船舶运动控制的室内模型研究中,使用双目视觉系统实时地反馈船模的位置信息,控制系统根据反馈信息和目标对船模进行控制。针对实验研究选用的双目视觉摄像机,使用软件绘制棋盘格图像,打印图片制作标定板,使用摄像机采集不同视
癌症作为全球性的疾病一直备受人们的关注和研究,主要是由于高居不下的癌症致死率。因此在癌症药物的研究上,寻求高效低毒的药物日益迫切。在过去的研究中,从天然产物出发作为药物的基本合成骨架或药物的基本母核进行的一些结构的修饰合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20世纪60年代初发生在西方的“反应停(沙利度胺)事件”,其中的右手构型化合物(R-构型)具有抑制妊娠反应和镇静作用,而左手化合物(S-构型)则有致畸性,使
半导体集成技术和工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变得愈发成熟,功率器件产品趋向小型化,致使器件内部热流密度不断增加,散热问题愈加严重。传统的IGBT模块散热结构大多使用比较典型的翅片散热器,不同散热器的拓扑结构各有差异,那么散热效果显然不同,如果散热结构并非按照器件的热流路径进行设计,那么散热结构所起到的散热作用可能只是事倍功半。因此,优化散热拓扑结构是散热研究中的热点。本文针对功率器件的散热问题开展了基于
超临界二氧化碳可作为压裂液用于非常规石油气的开采,由于其粘度很低,在驱油过程中带来“粘性指进”等不利因素影响驱油效率。为解决此问题,需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加入有效增稠剂提高其粘度。本课题设计了多种聚合物作为增稠剂,并通过Materials Studio软件进行分子动力学模拟。在第二章中设计合成了直链型聚醚碳酸酯(PEC),通过开环共聚反应在高压釜中合成。链中引入了有机硅单体SAGE(产物标记为PEC
随着航天事业的不断发展,各国对星体的探测活动越来越频繁,探测任务从在轨观测转变为直接探测。为了获得星体的演化过程以及星体的物理信息,需要利用钻探设备开孔将探测设备送入浅层土壤,是对星球直接探测的关键任务。一般的旋转钻进设备受限于现有的运载技术难以达到较大的贯入深度,本文研究的冲击式贯入器(以下简称贯入器)因其结构简单,尺寸小,质量轻,可同时携带多种探测设备等优点成为地外天体原位探测设备中的研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