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了翁诗歌研究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easy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魏了翁是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经学家、教育家和文学家,也是宋代蜀学的集大成者,在宋代理学史、经学史、教育史、文学史和巴蜀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魏了翁一生著述颇丰,今存《鹤山先生大全文集》一百十卷,其中诗歌近700首。因此,对魏了翁诗歌创作进行研究是很有意义和必要的。本文的论旨是:在比较宽阔的历史背景下,通过对魏了翁诗歌的研究来认识作者在当时的生活状态以及所折射出的整个南宋后半叶文学思想的发展变化和社会现实,重新评价魏了翁诗歌的内容风格和思想意义,同时阐明南宋后期理学思想对魏了翁诗歌理论的影响。围绕这一论旨论文的构思大致是这样的:本书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主要是关于魏了翁文学研究学术史的简单回顾。第二章是从文艺理论的角度提出问题,主要对魏了翁的诗学思想进行论析,着重分析魏了翁对诗之本的认识。包括他关于诗之“本”内含,从自身修养上达到有“本”的途径,他诗论的渊源以及诗学思想体系的形成。第三章着重分析魏了翁诗歌创作中反映出的心灵历程,从历史学和社会学的角度考察他抒情诗对南宋后期社会反映的广度和深度。揭示他有为而作,独抒灵襟的创作手法。第四章着重分析魏了翁的理学诗,作为一代理学大师,魏了翁的理学诗体现了诗歌时代特征即以诗言理,注重诗教,继承并发展了北宋以来理学诗派的创作。第五章从文化习俗的角度论述他生日诗的创作背景,探源南宋社会的祝寿风气与诗歌的影响。本文首先依据魏了翁自己的活动以及同时代人对他的评判“知人论世”,看清文学家魏了翁的身影,复原他作为文学家的本来面目;其次,绕开历代关于魏了翁的大量诠释、评判,直接对魏了翁的诗学思想进行梳理分析和研究评述;第三,通过前两方面的论述,研究魏了翁的诗歌作品。
其他文献
通过在培养鼠李糖乳杆菌中的培养基中添加黄芪多糖,探究黄芪多糖对鼠李多糖杆菌的生长有无促进作用、相应培养基中黄芪多糖最适的添加浓度以及逆境环境的耐受性和发酵效率。
提出了一条甘氨酸合成和分离新工艺,跟现行工艺比较,催化剂用量从230kg/t降低到100kg/t,产品收率从75%~80%提高到86.5%,醇用量降低三倍以上。实验表明,该法是一种收率高、成本低、有很大发展前景的新工艺。
<正>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的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本文利用微生物方法,即生物淋滤法(Bioleaching)脱除污泥中的重金属,考察了影响污泥重金属生物淋滤的相关因素,并以此为基础,分析生物淋滤过程的作用机制,为该项技术的工业化
本研究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为目标,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医院文化的四大体系为理论框架,建立与应用智能精准健康传播体系,探索其在创新医院人文服务、提高健康传播效能
梨树的主要砧木棠梨用种子繁殖当年不能嫁接,必须挖起另行移栽,第二年方能嫁接。1954年我曾用嫩芽扦插法,成活率在90%以上,且生长旺盛、整齐一致。此法简单,当年即可嫁接,较
期刊
慈善事业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慈善事业的产生与发展,是同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的。早在先秦时期,孔孟、老庄等诸子学说体系中就孕育着慈善思想的精蕴
美国女作家伊迪丝·华顿出生于纽约上流社会,1905年长篇小说《豪门春秋》(The House of Mirth)[1]的出版,使她成为了20世纪前20年最受欢迎的美国作家,1920年出版的《天真时代
颂是一种褒美功德显示形容的文体,颂体文学则是指以颂扬为宗旨的诗文。早在远古时期,颂是以歌辞的形式依附于宗教祭神祭祖仪式,并配合着乐舞共同完成仪式的内容,所以原始宗教
瞿秋白同志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我国革命文学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大众化理论是瞿秋白文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