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的翻译报告建立在对“KARAKURAM HUNZA---The Land of Just Enough”一书的翻译实践之上,该书由S.舍希德?哈米德于1954年所写,并于1979年在巴基斯坦卡拉奇出版。这部作品主要对洪扎(坎巨提)各方面情况进行了介绍和描述,通过游记的形式描写了当地的地理、人文、历史、民族、风俗等,由于这部作品的内容涉及坎巨提的历史、近代英俄争夺帕米尔的情况,与近代新疆外交有一定的关系,也与当前南亚地区,特别是克什米尔地区的局势有关,故有一定的资料价值和现实意义。在翻译实践中,我感到有一些涉及原文语言理解和在译入语中如何准确表达的问题,需要进行探讨,这些问题主要包括:(1)专有名词的翻译问题;(2)翻译中的转换问题;(3)英语长句拆译问题;(4)文化负载词句的翻译问题。本报告以目的论为指导,以该理论框架下的三大法则作为标准,通过翻译实例分析探讨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报告包括五部分:第一部分汇报翻译实践的情况,包括背景、目标和翻译实践的意义;第二部分为翻译缘起及翻译进度的安排;第三部分提出运用翻译目的论来指导自己的翻译实践以及撰写“实践报告”;第四部分探讨分析了一部分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难点以及在目的论的指导下所采取的相应的翻译方法与技巧的例句。第五部分汇报了此次翻译实践得出的一部分经验和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