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血管通路(VA)是透析患者的“生命线”,自体动静脉内瘘(AVF)目前仍是“第一选择”,而AVF功能不良是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如何早期发现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以延长AVF使用时间至关重要。超声是监测VA的良好方法,它的优点有无创、价格低廉等。本研究通过对MHD患者的AVF行多普勒超声(DU)探查,分析其主要参数特征及其与AVF功能不良之间的关系,以期找到评估AVF功能不良的超声指标阈值。 方法:以2013年12月~2014年1月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血液净化中心以AVF为透析通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临床信息,于非透析日对MHD患者的AVF行DU检查。观察指标:肱动脉、桡动脉血流量、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瘘口直径。于透析日监测患者透中最大流量,即于透析过程中AVF可稳定维持血液透析最大血流量,以不引起患者心慌等不适为宜,设定上限为400ml/min。内瘘功能不良定义:透析过程中内瘘流量持续<200ml/min,并排除技术原因及系统血流动力学原因。 结果:1、一般情况:纳入研究对象145例,男84例,女61例,年龄23-88岁之间,内瘘年限4月~24年,其中前臂瘘126例,肘部瘘19例; 2、将患者按内瘘功能分为功能良好组和功能不良组。功能良好组有115例,功能不良组有29例。两组平均年龄分别为56±1岁、66±3岁(P<0.01),肱动脉流量分别为1150.62±63.6ml/min及803.84±108.91ml/min(P<0.05),桡动脉流量分别为765.82±34.97ml/min及478.57±67.36ml/min(P<0.01),透中最大流量分别为385.2±3.0 ml/min及186.7±2.8ml/min(P<0.05),肱动脉RI分别为0.48±0.01及0.55±0.03(P<0.01),桡动脉RI分别为0.35±0.01及0.39±0.02(P<0.05),桡动脉PI分别为0.45±0.01及0.53±0.03(P>0.05),肱动脉PI分别为0.74±0.03及1.03±0.12(P>0.05); 3、将肱动脉和桡动脉的RI、流量、瘘口直径分别按四分位法进行分组,统计各组内瘘功能不良发生率,发现上述参数评价AVF功能不良的阈值分别为:肱动脉流量641.3ml/min,桡动脉流量428.3ml/min,桡动脉RI0.41,瘘口直径0.39cm。 结论:内瘘功能不良是以AVF为透析通路患者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的主要问题之一;应用多普勒超声对AVF进行关键参数的测定有助于发现AVF功能不良,为采取相应干预措施提供实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