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莫言笔下的动物描写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i_luc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莫言的文学世界中,动物形象大量且频繁出现,在作品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虽然学界已对此有所关注,但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仍缺少全面深入的研究,这一课题还有相当大的拓展空间。本文由此出发,将莫言作品中的动物描写作为研究的对象,通过动物走进莫言的作品,借助动物把握莫言的思想变化。论文立足于已有的研究成果,通过文本细读,努力在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以及研究资料上有所拓展和创新。本文首先概括了动物的类型和特点。按照与人的亲疏关系,将动物分为“独立型”动物和“关系型”动物两大类。对于“独立型”动物,侧重于从自然属性方面进行特点分析,论述莫言对于动物性情的细致观察和纵情想象。对于“关系型”动物,侧重于从社会属性方面阐释动物和人的关系,并通过案例辨析,明确莫言对于动物的态度。随后,文章从文本层面上对动物描写的叙述策略进行归纳概括:第一,探讨莫言状物抒情的技巧,分析动物描写在情感、气氛生成和叙事节奏、力度掌控方面的作用。第二,分析动物描写的结构意义,并概括为“射线”和“坐标轴”两种模型结构。第三,总结动物描写对作品主题的建构,选取三大主题(从《食草家族》到《蛙》一直存在的“寻根之路”,从《檀香刑》到《生死疲劳》始终存在的“生死轮回”,以及莫言作品中始终存在的“复仇”)进行深入研究,并由此切入,梳理莫言思想转变的历程。最后,笔者对动物的社会文化意义进行了相关研究,通过发掘动物对于莫言笔下的高密东北乡的重大意义,总结高密东北乡的朴实自然、聪明勇敢以及粗俗落后等特点。通过梳理莫言破除人与动物界线的过程,探究莫言如何通过动物描写实现对人的问题的关注。同时,动物作为研究对象,不应只局限于作品文本的范围内。因此,本文跨越具象动物的藩篱,深入挖掘活在人体内的“动物”,全方位地呈现莫言对于人的深刻认识。通过这一超越,诸多社会问题也暴露无遗,如社会对于人性的异化作用、男女地位的不平等、父母之爱的不纯粹、女性意识的不彻底,以及性别与权力的变相结合等。论文也由此实现了思想内容方面的升华。
其他文献
背景:蜂毒针刺疗法是广泛应用医疗保健的方法,其同时具有针灸、药物、艾灸和穴位点穴治疗等多种作用。它对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都能获得良好
云南青铜文化是一个具有独特特性的地域文化,它是构成中华灿烂青铜文明的一部份。其依区域而呈现各具特色的文化面貌:以环滇池地区的青铜文化构成滇类型;以洱海周遭地区的青
酸枣仁具有镇静安眠的功效,其主要有效药理成分是枣仁皂苷和黄酮,其以增加慢波睡眠为主,并对学习记忆无明显干扰作用。近年研究还表明酸枣仁对心血管系统和免疫系统有明显的
2008~2010年,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对位于西藏江孜县的白居寺进行了调查、测绘。白居寺修建年代为1418~1436年,历时18年,寺内建筑构架、彩画、彩塑、壁画均为明代遗构,是研究西藏
西藏桑耶寺、托林寺是典型的藏传佛教寺院建筑,其中桑耶寺设计理念主要依据佛教《阿毗达磨俱舍论》,深受印度佛教影响,也是吐蕃时期西藏密宗信仰的直接反映。而托林寺最早建
慢性咳嗽在儿童发病率很高,影响儿童及家长的生活和活动,因其病因复杂、药物治疗远期疗效不佳成为儿科医生关注的焦点之一。采用中药治疗的疏表通里法针对慢性咳嗽"风盛痰阻
托马斯·哈代善于用不同色彩描绘自然刻画人物并使之与故事情节有机结合 ,显示出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技巧。对其代表作《德伯家的苔丝》中运用色彩刻画女主人公形象的评析 ,揭
<正>作家与公交成都有公交车是1952年后的事了。刚刚解放的成都市民出行,多为走路,也有不少黄包车、马车、人力三轮车、叽咕叽咕的鸡公车。间或一二辆小汽车从鹅卵石与河沙铺
建立在互联网及相关电子技术基础上的电子商务的发展,是近十多年来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旋律和研究主题。电子商务的发展离开不了企业的支持,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这一大行业中
背景: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是一种以智能衰退、人格改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病程进行性发展。病理改变主要集中在颞、前额和顶叶,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