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相关性白内障与基因EFNA5相关性研究以及应用外显子组测序鉴定先天性白内障致病基因

来源 :哈尔滨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fh115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年龄相关性白内障与基因EFNA5突变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细胞与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晶状体细胞高度整齐排列的结构有着重要的作用,而对于细胞与细胞之间相互的作用是依靠信号传导通路来调节的。Ephrin-A5做为Eph/ephrin双向信号通路的一员,在晶状体的整个发育的过程中始终保持高量表达,且已在小鼠中得到证明其与白内障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但目前还没有在先天性白内障家系中得到任何有关于其编码基因EFNA5的报道。  方法:在这项研究中,我们一共选取了200名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和218名健康对照人群,抽取外周血,提取了基因组DNA,并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基因EFNA5的所有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进行扩增,随后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  结果:在200位患者当中我们一共发现了三处EFNA5基因的单核苷酸改变,分别是c.668C>T, c.105C>T和c.-27C>G。所有的核苷酸改变均不存在于218名健康对照组当中。利用PolyPhen2我们可以预测EFNA5中的基因改变c.668C>T可能导致蛋白的功能损害。  结论: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与EFNA5基因突变的相关性研究中,我们发现了EFNA5的基因突变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发生有一定潜在关系。但这些变化影响ephrin-A5的具体机制仍是未知数,且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有关人类EFNA5基因的突变能过引起白内障的报道,因此进一步研究EFNA5在维持晶体透明性中的具体作用、EFNA5的突变对晶状体得到影响是十分必要的。  第二部分:应用外显子组测序鉴定先天性白内障致病基因  目的:全外显子组测序技术作为人类基因组学领域的一次重大革命可以快速的检测到90%甚至95%以上的人类基因组内的核苷酸突变,为单基因病及单核苷酸多态性的研究提供了更快捷,更全面及更准确的方法。本课题即采用全外显子组测序技术,对已经过全基因组扫描定位新致病位点的先天性白内障家系进行致病基因筛查,以找到其致病基因。  方法:在研究中,我们抽取先天性白内障家系人员的外周血并提取了基因组DNA,选取两个患者的DNA样品及两个正常人样品作为对照,利用Agilent或NimbleGen人全外显子组液相富集系统将外显子区域DNA捕获下来,并结合第二代测序技术对每个外显子进行50次的深度测序,以求在该家系全基因组扫描锁定区域内发现新的致病基因。  结果:我们在该家系全基因组扫描锁定区D6S441与D6S264(6q25.2-6q27)之间发现了一个可疑白内障致病的突变基因EZR。它所发生的突变c.C1412T(p.P471L)仅存于该家系所有患者中,不存在于该家系正常患者以及100名正常对照当中。  讨论:晶状体上皮细胞和纤维细胞延长过程中,细胞形态、膜的结构、皮质细胞骨架和细胞-细胞粘连都将发生巨大的变化。基因EZR在这些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因EZR所编码的蛋白ezrin为ERM蛋白家族一员。这些蛋白与质膜的肌动蛋白丝相连,是维持细胞膜域的主要结构之一。并且这些蛋白质有着发展和组织表达特异性,其中ezrin是大多数上皮细胞的主要表达蛋白,其参与了许多重要的过程,也能调节信号传导途径的活性。本研究发现EZR的基因突变位点c.C1412T,导致蛋白ezrin发生氨基酸的改变p.P471L,从而可能最终导致先天性白内障的发生。这是国内外首次报道基因EZR的突变可能导致先天性核型白内障。也是迄今为止应用新一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外显子组测序发现的唯一的先天性白内障可疑致病基因。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S期激酶相关蛋白2(S-phase kinase-interacting protein,Skp2)及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ragile Histidine Triad,FHIT)在子宫腺肌病在位内膜及异位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gNOR)染色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细胞内物质定量检测技术,国内外学者发现应用AgNOR染色技术对区别良恶性病变、肿瘤的分级及分型、判断肿瘤的预
目的:构建出Id1基因的特异性RNA干扰慢病毒表达载体,从而抑制卵巢癌SKOV3细胞中Id1基因的表达。研究Id1基因沉默后,对卵巢癌SKOV3细胞凋亡的影响。  方法:构建靶向Id1基因的
虽然近年来已取得巨大的进步,但因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导致的多器官衰竭,最终患者的死亡率仍然很高。肠黏膜是肠道防止毒素和病原微生物侵害的物理和代谢屏障,已有大量事实证
目的:优化ELISA检测HBsAg的操作步骤,探索快速准确的最佳检测模式。  方法:随机选取1000例住院患者,分为五个实验组,根据试剂说明书设定的常规ELISA方法和改良ELISA方法对HBsA
论述一种智能型焊缝跟踪系统, 采用直接拍摄电弧式视觉传感器检测焊缝跟踪偏差, 并通过一个自调整模糊控制器实现偏差的调节。整个跟踪过程可通过屏幕实时观察, 所有的参数设置
研究发现一些疾病如脓毒症、肾病综合症、DIC等发生时,微粒的数量明显增加,并且微粒通过表面的磷脂酰丝氨酸和组织因子参与了这些疾病凝血紊乱的机制。众所周知,2型糖尿病(Type2
在安装预算中,尤其是在电气工程这样的高新技术领域内,由于专业技术性强、种类繁多、发展迅速等待点,致使技术与经济分离的现象更加严重.有些工程造价人员不懂电气知识或者了
现代物理学、光学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使准分子激光PRK术成为目前治疗近视性屈光不正的一种新的方法.193nm氟氩准分子激光是当今应用最普遍的一种.该文应用角膜地形图仪、镜面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