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丽丝·门罗短篇小说的女性虚构叙事研究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dsoul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的论题为加拿大女性作家艾丽丝·门罗短篇小说中的虚构叙事研究。研究的重点是在艾丽丝·门罗的虚构叙事背景之下,从主体与客体的二元角度分析门罗小说中女性人物虚构叙事的表现形式、产生原因与行为意义,继而阐明身为作者的艾丽丝·门罗在小说创作过程中有关虚构叙事的叙事技巧与写作意义。文章意在说明,门罗小说中的虚构叙事既包括小说中女性人物的虚构叙事,同时也指身为写作者的门罗向读者进行的虚构,两种虚构叙事形式里外呼应,构成了门罗小说中独有的魅力。其中,第一章着力于对虚构叙事的表现形态进行深入的研究,并从虚构叙事的内涵与外延上阐释其意义。从内涵上,指出虚构叙事的含义为叙述内容为非真实事件的叙事形式;从外延上,对虚构叙事的层次进行划分,即从虚构叙事的主、客体层面出发,按“虚构”的内容将虚构叙事划分为身份虚构、环境虚构与事件虚构;按“叙事”的方式将虚构叙事划分为言语虚构、意识虚构与文本虚构,并分别阐述其具体表现形式,为后文的深入分析作铺垫。第二章分析了引发女性人物“虚构”叙事的原因:主观的心理机制与客观的社会历史因素。该章继续从主、客体的二元视角,分析了女性主体心理人格中的“本我”、“自我”与“超我”是如何在相互作用之下促进了虚构叙事的产生;作为客体的社会历史环境亦有三种因素对女性的虚构叙事造成深远影响,即地理环境与性别地位上的边缘性、男权话语环境中的女性自我客体化以及加拿大民族文化中的受害者思维。第三章首先探讨了女性的虚构叙事对于主、客体的意义,即对于客体环境而言,表现为对身份及环境进行再建构的虚构叙事,其实质就是对伦理身份、伦理困境的“虚构”;而对于主体而言,虚构叙事则是对其自身的一种保护行为,它有助于缓解主体的焦虑,并为其期盼的自我实现创造一种“貌似的真实”。其次,从门罗创作的角度分析了虚构叙事的叙述技巧,即通过贴近的内聚焦视角、怜悯而和缓的语气与淡化的情节营造了一种真实感,拉近了读者与故事主人公的心理距离。而门罗对虚构叙事的创作意旨,则是对自我进行安抚与愉悦的同时,展现当前社会环境下女性的生存现实与困境,以引发女性的警觉与深思。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肿瘤化疗科护生带教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把76名护生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普通临床带教方法,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式带教方法,比较两组对临床路径的
1998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共抢救产后出血致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患者10例,现分析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产后出血致DIC患者年龄25~38岁,平均31岁。文化程度:文盲1例,小学4例,初中2例,高
中国传统手工艺作为中国历史文明的见证者与参与者,也是一代代人民智慧的结晶。它以丰富多元的呈现形式、高超精湛的表现技巧以及“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体现了中华民族不同
本研究通过筛选得到高级醇产量低的桑椹果酒专用酵母,并优化其发酵条件。在此基础上,研究桑椹果酒发酵过程中高级醇和主要理化指标的变化规律及外源添加物对桑椹果酒高级醇含量的影响,以进一步控制桑椹果酒高级醇含量。通过本研究研发的桑椹果酒与市售桑椹果酒进行对比,综合评价本研究研发的桑椹果酒品质。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从桑椹自然发酵醪中共分离出35株菌种,采用杜氏小管发酵法初筛,产乙醇能力复筛,耐乙醇和SO_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使用户需求逐渐成为企业开拓市场的决定性因素,伴随着“互联网+”在制造业的发展应用,将互联网技术应用于智能设计与制造是企业生产者们把握市场趋势、提升产品竞争力的有力手段。本文以与产品相关的在线评论(Online Review)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用户需求获取方法、文本挖掘和质量屋功能展开等技术进行研究,将产品用户需求转换为产品质量特性,最终转化为产品的技术信息,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