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铜基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导电性、导热性、高强度以及耐高温性能,因而在电力、电子信息、轨道运输和机械制造等领域被广泛应用。一般来说,提高铜基复合材料性能的方式是加入增强相,基体中增强相的存在对复合材料强度和耐磨性有积极的作用,但会降低其导电率。同时,增强相的导电性、尺寸以及分布都直接影响复合材料的性能。Mo是一种高熔点、热膨胀系数小以及导电性良好的金属,Mo的碳化物Mo2C也是一种具有极佳抗腐蚀特性、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铜基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导电性、导热性、高强度以及耐高温性能,因而在电力、电子信息、轨道运输和机械制造等领域被广泛应用。一般来说,提高铜基复合材料性能的方式是加入增强相,基体中增强相的存在对复合材料强度和耐磨性有积极的作用,但会降低其导电率。同时,增强相的导电性、尺寸以及分布都直接影响复合材料的性能。Mo是一种高熔点、热膨胀系数小以及导电性良好的金属,Mo的碳化物Mo2C也是一种具有极佳抗腐蚀特性、良好的热和机械稳定性、高熔点和硬度的新型功能材料,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铜基复合材料的增强相。以Mo和原位生成的Mo2C作为增强相在基体中共同作用,可以极大提高铜复合材料强度、耐磨性以及保持良好的导电性能。本文首先以改进的电解剥离工艺制备石墨烯(Gr),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镜(TEM)、拉曼光谱仪(Raman),对其进行微观形貌和结构表征;再以球形Cu粉、纳米Mo粉和作为碳源的Gr为原料,将三者设计不同配比并分别采用行星式高能球磨机通过机械合金化制得具有Mo过饱和的Cu基固溶体、纳米Mo粉和Gr的均匀复合粉末,采用金相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和显微硬度测试(HV)等对经过机械合金化处理后的各复合粉末进行微观形貌观察、相结构分析以及性能测试;随后,将各复合粉末通过真空热压烧结制备得到Mo-Mo2C(原位)/Cu复合材料,采用金相光学显微镜(OM)、X射线衍射仪(XR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等对各复合材料物相组成以及微观形貌进行分析,测试了复合材料的致密度、显微硬度、导电率、拉伸强度以及耐磨性等。研究了增强相含量、球磨时间等对Mo-Mo2C(原位)/Cu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使用改进的电解剥离工艺成功制备了Gr,并且显著提高了制备效率。2.Cu-Mo-Gr混合粉末中Cu相粒径随着球磨时间的延长而减小,XRD中Cu相的衍射峰宽化、强度降低并向左偏移,Mo的衍射峰强度逐渐降低,表明Mo持续向Cu中固溶,且Cu的晶粒尺寸减小以及Mo在铜中的固溶量增加在球磨初期现象较为明显,随着球磨时间延长粒径减小以及固溶量增加速度变缓。对于固溶量,不同配比混合粉末,在相同球磨时间下,随Mo加入量的增加而增大;同一配比粉末,随着球磨时间的延长,固溶量增加。3.各配比的复合粉末,均以相同的工艺烧结,即先以240MPa冷压成坯,再以30MPa、900℃保温1h真空热压烧结。在烧结过程中,固溶在Cu中的Mo析出并均匀分布在基体中,过量的Mo与Gr反应生成Mo2C制备得到Mo-Mo2C(原位)/Cu样坯;通过对比不同成分配比样坯的性能,得到经过20h球磨的Cu93.5Mo6Gr0.5(质量分数)配比粉末经热压烧结后制备的样坯,抗拉强度达661MPa、导电率65.97%IACS、显微硬度高达231.1HV,同时具有很好的耐磨性,即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5G通信技术的发展与应用、高端生物医疗微纳功能器件的研发与推广、相关智能芯片产业链的技术革新和制造工艺的进步,各行各业都将焦点聚焦到需求精度越来越高、加工难度越来越大的微纳级别功能器件制造与高端微纳加工制造中。微纳加工技术是应对新时代微纳制造需求的方法,而高精度的微纳运动定位平台则是微纳制造的重要基石。微纳刻蚀加工技术是应对新时代微纳制造需求的方法之一,本论文的目标为制造一款的可应用于
在“中国制造2025”提出后,中国实施推进制造强国战略,促使制造产业转型升级,工业化和信息化紧密融合将成为智能制造主要建设方向,这使得对生产过程数据化、结构化显得十分有必要。对于传统的人工巡检,巡检质量难以保证,存在着漏检、代巡、不按规定巡检等问题,随着机器人智能化技术不断突破,把机器人技术用于车间代替人工实现智能化巡检有助于帮助解决传统巡检问题。传统的导航技术,如磁导航、二维码导航等均需要对场地
广东粤西地处岭南,地方文化色彩非常浓厚,民俗活动丰富。“年例”作为粤西当地的一个历史悠久并具有极大影响力的民俗活动,是粤西社会、文化、经济的集中展示与体现。“年例”作为粤西地区特有的文化习俗,活动中用到增加节日气氛的装饰是当地人民生活方式的体现,见证了民间生活的喜乐与信仰。对粤西“年例”装饰的创新设计可以扩大年例的影响力,吸引更多本地及外地人参加,进而促进更多产业尤其是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进
随着我国西部公路建设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对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西部地区具有紫外辐射强、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等极端气候特点,其波长辐射能量与沥青分子键能相近,而长期老化作用会破坏沥青键能,导致沥青内部结构由胶体转变成固体,在天气等条件影响下加速沥青路面裂缝、车辙等病害的形成,从而劣化沥青路面的服役寿命。基于此,有效控制沥青路面紫外老化行为及性能劣化,对于实现沥青路面的长寿命化发
海上风电平台的发展是推动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强有力途径。管类零件作为海上风电的主体结构发挥着重要作用,长期受风、浪、流动载荷等恶劣环境影响,易产生磨损、裂纹、腐蚀等失效行为,导致平台内部泄漏,失去发电功能。管类零件的更换面临着成本高、效率低、资源浪费等问题,采用合理的管类零件现场修复手段对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提出了一种激光锻造复合电弧焊接的新型高性能焊接修复技术,区别于传统修复技术
随着工业制造水平的提高,焊接自动化技术逐渐成为焊接技术领域的主流及研究热点,而焊缝识别与跟踪是实现高效自动焊接的前提。在众多面向焊缝跟踪的传感方式中,激光视觉传感法凭借其检测精度高、视觉信息丰富、传输过程稳定等优势而被广泛应用。实际焊接环境存在强光、烟尘等干扰因素,影响焊缝实际位置的在线辨识精度。如何在噪声干扰严重的焊接环境中准确提炼关键的焊缝位置信息成为当前的技术难点。为此,论文以激光视觉传感型
机器人软体手相比于传统的刚性手,其本体由软材料制作而成,具有很高的柔顺性和安全性,在物料分拣、果蔬采摘等场合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了实现软体手对物体的适应性抓取和识别,要求软体手具有触觉感知的功能。目前的软体触觉感知抓取系统存在感知形式单一、控制方法简单的缺点,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抓取对象。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具有手指、手掌多元触觉传感功能的新型软体手,并对其多元触觉融合感知方法和抓取控制进行了深入的
虚拟专用网络(VPN)作为一种有效的安全通信技术,许多企业与政府机构通过这项技术在公用网络上组建内部专用网络,它允许身处不同地域的人员访问工作网络,满足了工作人员对数据保密、内部资源访问与管理等多样化的办公需求。由于VPN客户端身处的网络环境千差万别,如何优化VPN对于网络环境的适应性和传输性能成为提高客户端体验的关键。VPN主要使用的传输协议有GRE、UDP与TCP,不同承载协议具有不同的优势和
我国是建筑瓷砖生产制造和出口大国,随着经济发展,社会对瓷砖的需求和应用增长迅速,同时对瓷砖品质的要求也愈加严格,抛光砖作为瓷砖生产中的主流产品,因其表面光亮、耐磨以及耐腐蚀等诸多优点而深受消费者喜爱。对抛光砖表面质量进行管控,是抛光砖生产过程中的必要环节。目前国内瓷砖生产线中,除了质量检测设备外的各类设备均已实现国产化、自动化,大部分瓷砖生产企业仍然依靠人工检测手段来检查瓷砖的表面缺陷,不仅效率低
针对陶瓷手机面盖平面砂轮磨削工艺存在磨削力不均匀造成磨削表面粗糙度不均、磨削刀痕严重、残余应力较大导致陶瓷材料损耗、磨削砂轮无法完全加工侧壁凸面,因此造成需要多个加工工序、加工效率低下、加工成本高和成品率低等问题,本文将超声加工技术应用到陶瓷平面磨削加工中,利用超声带来的高频振动带动磨料颗粒划擦、挤压、切削、碰撞以达到高效率去除陶瓷材料的目的。本文以手机陶瓷面盖为加工对象,设计了专用于陶瓷平面磨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