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苏里藜芦化学成分的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q1234qqqqq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乌苏里藜芦(Veratrum.nigrum var.ussuriense Naikai)属百合科藜芦属植物,在我国分布广泛。其干燥根茎药用价值显著,所含生物碱具有降血压、抗血栓等药理活性。该植物地上部分尚未做药用,但其中所含的茋类化合物具有降血脂、抗氧化、抗肿瘤等作用。为了扩大药源,合理的利用和保护藜芦植物资源,本论文探讨了乌苏里藜芦地下部分生物碱的提取工艺,并进行了乌苏里藜芦地上部分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以及其中所含茋类化合物的HPLC定量分析。 探讨了氨碱化氯仿超声提取法、乙醇超声提取法和乙醇渗滤法三种工艺提取藜芦根茎中的总生物碱,结果表明氨碱化氯仿超声提取法总生物碱提取率最高,超声40分钟,提取率可达1.084%。 对乌苏里藜芦地上部分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和结构鉴定。通过梯度溶剂分配和硅胶柱层析分离纯化,得到四个单一化合物(Ⅰ~Ⅳ),经核磁共振和质谱等波谱解析,鉴定为β—谷甾醇(Ⅰ)、白藜芦醇(Ⅱ)、2,3′,4,5′-四羟基茋(Ⅲ)、2-(3-羟基-2,5-二甲氧基苯基)-6-羟基7-甲氧基苯并呋喃。其中化合物Ⅱ和Ⅲ为首次从乌苏里藜芦的地上部分分离得到,化合物Ⅳ为未见报道的新化合物。 以白藜芦醇和2,3′,4,5′-四羟基茋为对照品,建立了乌苏里藜芦地上部分茋类化合物的HPLC定量分析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外标法,测得白藜芦醇和2,3′,4,5′-四羟基茋在乌苏里藜芦地上部分中的含量分别为0.1004‰和0.1027‰,为地上部分的进一步提取分离和应用提供了依据。
其他文献
胺类化合物是指氨分子中的一个或多个氢原子被烷基取代而生成的化合物,它们在生产生活和医药领域中都是非常重要的化合物。氢胺化制胺属于加成反应,符合原子经济原则,然而该反应存在热力学和动力学不利、不易选择反应策略等困难,因此研究探索合成胺类有重要的意义。醇胺类化合物用途广泛,而一取代β-醇胺却难获得,而以水为溶剂环氧开环反应绿色环保,因此探索以水为溶剂的β-羟胺化反应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光化学是有机化学中
学位
本文以伏牛山原产地中药材皂角刺抗癌、抗菌活性有效成分的分离鉴定及连翘品质资源为研究对象,主要为道地药材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也是本课题要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本研究论文因此分为两个部分:中药材皂角刺有效成分的分离和伏牛山道地药材连翘品质资源的研究。论文第一部分研究伏牛山产皂角刺及其有效成分的分离、提取和结构表征。皂角刺(Chinese Honeylocust Spine)是豆科植物皂荚的干燥棘刺。作
盛夏時节,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运河国家湿地公园内2万余亩荷塘进入莲蓬采摘期,游客泛舟湿地间,摘莲蓬吃莲子,享受采摘乐趣。
碱法制浆是当前全球最广泛采用的一种制浆方式,但其造成的环境污染也曰益加剧。随着我国环境保护政策的加强,国家要求所有造纸企业都必须对造纸废水进行严格的净化处理,使造纸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