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免疫层析法(Immunochromatographic assay,ICA)是一种适合实时和现场检测的快速检测技术,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检测快速、价格低廉等优点,无需任何仪器设备和专业技术人员,而且结果判断直观,广泛应用于出入境检验检疫、环境监测、食品质量安全、医学检测、动物医学和法医定案等检测领域。一直以来,筛选新型标记物、实现数字化检测都是免疫层析技术研究的热点。本研究通过将蓝色二氧化硅纳米颗粒(Blue silica nanoparticles,blue SiNPs)和金铂纳米粒子(Au-Pt nanoparticles,Au@Pt)的复合材料作为免疫层析的新型标记物,以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为模型,构建灵敏的定量免疫层析检测方法;为了构建简便、廉价的免疫层析试纸条,我们开发了一种新的免疫探针(群青蓝纳米粒子),并首次将该纳米颜料应用于免疫层析领域,以莱克多巴胺(Ractopamine,RAC)和HBsAg为研究模型,分别构建了竞争法检测小分子和夹心法检测蛋白质的免疫层析试纸条,均有较好的检测效果。本文进行了下列几部分研究:1、Au@Pt/blue SiNPs复合物作为标记物免疫层析法定量检测HBsAg通过使用Au@Pt修饰的blue SiNPs复合物(Au@Pt/blue SiNPs)作为标记物,构建了灵敏、可视和定量检测HBsAg的免疫层析系统。通过原位合成法制备Au@Pt/blue SiNPs,即在blue SiNPs的表面合成Au@Pt。基于Au@Pt良好的表面修饰性和生物相容性,鼠抗HBsAg单克隆抗体(mAb1)与Au@Pt/blue SiNPs结合,制备免疫探针,夹心法检测HBsAg。通过肉眼对结果进行定性分析,并通过相机和Image J软件进行定量分析。在0.5~10ng/mL范围内,HBsAg浓度与T线灰度值峰面积成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y=634.4741+296.9955x(R~2=0.9740)且检测限为0.13 ng/mL(S/N=3)。与蓝色二氧化硅纳米颗粒(Blue SiNPs)和金纳米粒子(GNPs)分别作为探针的免疫层析试纸条相比,该方法的灵敏度分别提高了20倍和10倍。本方法具有好的创新性,此检测技术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2、基于群青蓝纳米粒子的免疫层析竞争法快速检测RAC使用群青蓝纳米粒子(Ultramarine blue nanoparticles)作为新型可视化免疫层析标记物,采用竞争法对RAC进行检测。通过离心法将群青蓝纳米粒子从群青蓝工业产品中分离,聚丙烯酸(Polyacrylic acid,PAA)用于修饰群青蓝纳米粒子表面使其羧基化。选择RAC作为模型分析物,开发了基于群青蓝纳米粒子的免疫层析法,分别检测PBST、饲料和猪肉样品中的RAC,肉眼可见的灵敏度分别为2 ng/mL,2 ng/mL和1 ng/mL。基于群青蓝纳米粒子的免疫层析检测技术测定RAC与其他结构类似物没有交叉反应,具有良好的特异性。表明,群青蓝纳米粒子有望成为免疫层析试纸条的替代可见标记物。3、基于群青蓝纳米粒子的免疫层析夹心法定量检测HBsAg对新型可视化标记物群青蓝纳米粒子进行进一步研究,构建以HBsAg为检测模型的定量免疫层析夹心法。通过EDC/NHS活化法,在羧基化群青蓝纳米粒子上修饰鼠抗HBsAg单克隆抗体(mAb1)。在HBsAg存在下,群青蓝免疫探针结合在检测线(T线)区域形成蓝色条带,其可通过肉眼直接读出也可通过Image J软件进行灰度分析实现定量检测。在最佳条件下,T线灰度值峰面积与HBsAg浓度在1~50 ng/mL的范围内呈线性相关,线性方程为y=385.796+97.2298x(R~2=0.9872),检测限(LOD)为0.37 ng/mL(S/N=3)。因此一种新型基于群青蓝纳米粒子的免疫层析检测系统建立起来,实现了对HBsAg的定量检测。综上所述,本文重点研究了可视化纳米标记物的制备和在免疫层析领域的应用,每个构建的模型都展现了其独特的优势,且都具有良好的灵敏度、特异性和稳定性,但也有各自的不足需要后期不断的研究与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