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两种新型纳米材料的可视化免疫层析法研究

来源 :浙江工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acula11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免疫层析法(Immunochromatographic assay,ICA)是一种适合实时和现场检测的快速检测技术,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检测快速、价格低廉等优点,无需任何仪器设备和专业技术人员,而且结果判断直观,广泛应用于出入境检验检疫、环境监测、食品质量安全、医学检测、动物医学和法医定案等检测领域。一直以来,筛选新型标记物、实现数字化检测都是免疫层析技术研究的热点。本研究通过将蓝色二氧化硅纳米颗粒(Blue silica nanoparticles,blue SiNPs)和金铂纳米粒子(Au-Pt nanoparticles,Au@Pt)的复合材料作为免疫层析的新型标记物,以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为模型,构建灵敏的定量免疫层析检测方法;为了构建简便、廉价的免疫层析试纸条,我们开发了一种新的免疫探针(群青蓝纳米粒子),并首次将该纳米颜料应用于免疫层析领域,以莱克多巴胺(Ractopamine,RAC)和HBsAg为研究模型,分别构建了竞争法检测小分子和夹心法检测蛋白质的免疫层析试纸条,均有较好的检测效果。本文进行了下列几部分研究:1、Au@Pt/blue SiNPs复合物作为标记物免疫层析法定量检测HBsAg通过使用Au@Pt修饰的blue SiNPs复合物(Au@Pt/blue SiNPs)作为标记物,构建了灵敏、可视和定量检测HBsAg的免疫层析系统。通过原位合成法制备Au@Pt/blue SiNPs,即在blue SiNPs的表面合成Au@Pt。基于Au@Pt良好的表面修饰性和生物相容性,鼠抗HBsAg单克隆抗体(mAb1)与Au@Pt/blue SiNPs结合,制备免疫探针,夹心法检测HBsAg。通过肉眼对结果进行定性分析,并通过相机和Image J软件进行定量分析。在0.5~10ng/mL范围内,HBsAg浓度与T线灰度值峰面积成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y=634.4741+296.9955x(R~2=0.9740)且检测限为0.13 ng/mL(S/N=3)。与蓝色二氧化硅纳米颗粒(Blue SiNPs)和金纳米粒子(GNPs)分别作为探针的免疫层析试纸条相比,该方法的灵敏度分别提高了20倍和10倍。本方法具有好的创新性,此检测技术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2、基于群青蓝纳米粒子的免疫层析竞争法快速检测RAC使用群青蓝纳米粒子(Ultramarine blue nanoparticles)作为新型可视化免疫层析标记物,采用竞争法对RAC进行检测。通过离心法将群青蓝纳米粒子从群青蓝工业产品中分离,聚丙烯酸(Polyacrylic acid,PAA)用于修饰群青蓝纳米粒子表面使其羧基化。选择RAC作为模型分析物,开发了基于群青蓝纳米粒子的免疫层析法,分别检测PBST、饲料和猪肉样品中的RAC,肉眼可见的灵敏度分别为2 ng/mL,2 ng/mL和1 ng/mL。基于群青蓝纳米粒子的免疫层析检测技术测定RAC与其他结构类似物没有交叉反应,具有良好的特异性。表明,群青蓝纳米粒子有望成为免疫层析试纸条的替代可见标记物。3、基于群青蓝纳米粒子的免疫层析夹心法定量检测HBsAg对新型可视化标记物群青蓝纳米粒子进行进一步研究,构建以HBsAg为检测模型的定量免疫层析夹心法。通过EDC/NHS活化法,在羧基化群青蓝纳米粒子上修饰鼠抗HBsAg单克隆抗体(mAb1)。在HBsAg存在下,群青蓝免疫探针结合在检测线(T线)区域形成蓝色条带,其可通过肉眼直接读出也可通过Image J软件进行灰度分析实现定量检测。在最佳条件下,T线灰度值峰面积与HBsAg浓度在1~50 ng/mL的范围内呈线性相关,线性方程为y=385.796+97.2298x(R~2=0.9872),检测限(LOD)为0.37 ng/mL(S/N=3)。因此一种新型基于群青蓝纳米粒子的免疫层析检测系统建立起来,实现了对HBsAg的定量检测。综上所述,本文重点研究了可视化纳米标记物的制备和在免疫层析领域的应用,每个构建的模型都展现了其独特的优势,且都具有良好的灵敏度、特异性和稳定性,但也有各自的不足需要后期不断的研究与改进。
其他文献
交通拥堵给城市管理带来诸多问题,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是城市化发展中重要的任务。城市交通自适应控制系统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交通拥堵。然而,自适应控制系统调控交通信号方案对交通数据完整性要求较高,自身又缺乏灵活性,因此,在交通拥堵情况下无法对交通信号做出合适的调控。现阶段,交通信号的管控仍旧难以脱离人为干预,因此,提高人工信号配时的效率对于治理交通拥堵有着重要的意义。针对人工信号配时疏导交通拥堵对工
为了直观呈现钢凝固过程MnS形貌演变,揭示MnS在枝晶间析出机理,本文将两个不同网格尺寸的元胞自动机(CA)模块耦合成一个多尺度模型,以模拟Fe-C-Mn-S合金凝固过程枝晶间MnS析
近年来,有机发光材料因其在人类生产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和巨大发展潜力而成为科学家们关注的焦点和研究热点。其中,一些有机发光材料对外界的机械刺激十分敏感,在拉伸、研磨或静水压力的作用下其吸收和发光颜色会发生明显的改变,因此在压力传感器、信息存储、发光器件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在较高的压力下,由于分子聚集体间的密堆积效应和芳香环间逐渐增强的π-π相互作用,大部分有机发光材料的发射强度都是逐渐减弱
近代以来的全球经济焕然一新,人类进入信息化社会,智能化的工业机器人开始逐步替代人工生产,已成为现代制造业中必不可少的核心装备,但是高昂的本体成本以及实现功能的效果一直是困扰各大厂商的一个难题。因此本文旨在针对工业机器人存在的成本问题,提出一种经济型六自由度机械臂的方案,在结构本体、轨迹规划和运动控制等方面进行探索。首先,参考国内外机械臂的设计经验,依据本文的经济性的设计原则及要求,进行了机械臂结构
本文研究依托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考虑热-液-力耦合作用下深部干热岩钻井围岩稳定性研究),通过实验室室内实验对花岗岩进行热-液耦合实验处理并进行物理性能实验测试,采用岩石单轴压缩实验对热-液耦合的花岗岩进行力学实验,分析热-液-力耦合的花岗岩的物理和力学性质规律。借助马沸炉和真空饱水装置进行花岗岩的热-液耦合实验,得出实验过程中的岩石物理参数,分析其影响因素对物理参数的影响规律。利用超声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交网站和电子商务等平台给人民带来了极大便利,同时网络用户可以随时随地的在这些平台上进行评论文本信息的发布、分享与更新。这些非结构化的文本具有情感极性,获取这些文本中的情感极性可用于产品评论,公众意见分析等任务。依靠人工对这些海量文本信息进行处理是不现实,所以要借助计算机快速、准确的获取文本情感极性。神经网络在近些年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通过非线性的分层的网络结构来逼
数据并行系统中应用程序的爆炸式增长,以及对任务处理和数据分析的日益增长的高效需求,使得数据并行系统在处理具有高实时性需求的I/O密集型数据集时承受着较大的内存压力。低效的缓存策略会严重降低资源的利用率影响系统性能。通常情况下,对于需要大量内存计算的数据流任务,如何实现高效的缓存管理是权衡性能和内存开销的主要措施。近些年,设计出恰当的缓存管理策略以平衡工作负载,缓解传输瓶颈,减少内存资源消耗是内存计
干旱由于发生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影响人口多、造成的经济损失大等特点成为我国乃至全球最重要的自然灾害之一。本研究使用观测资料、再分析资料和数值模拟,研究中国西南地
我国钢铁流程余热资源丰富,但利用率相对较低。近年来各种余热回收技术的应用起到了良好的节能降耗效果,但目前炼钢连铸过程容器表面余热尚无法利用。本文采用热电转换技术对
氟硅聚合物既具有有机硅的耐热性、耐寒性等性能,又具有机氟材料的耐油、耐溶剂、低表面能等性能,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电子、纺织建筑等诸多领域。近年来,新型含全氟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