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激光在机测量位姿标定与测量规划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dot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航空铸造涡轮/燃机叶片等是航空发动机的核心部件,其制造精度和型面质量对保障航空发动机性能和服役寿命具有决定性影响,但该类零件具有薄壁弱刚性、曲面结构特征复杂等特点,导致加工过程中极易发生变形。而传统测量主要以离线三坐标测量和接触式测量为主,离线三坐标测量机设备成本高,需要反复搬运、多次装夹;接触式测头测量操作复杂,路径规划易干涉。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以点激光传感器在机测量系统为对象,对激光出光方向标定、在机测量路径规划、测量数据获取与处理等关键技术进行深入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研究激光出光方向标定方法与多角度测点拼接方法。综合考虑机床坐标系、工件坐标系以及传感器坐标系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构建包含激光出光方向和球心坐标的非线性方程组,采用LM(Levenberg-Marquardt)算法对球心坐标及激光出光方向进行优化求解,实现传感器出光方向的高精度标定;针对多角度测量点云拼接问题,采集多组光束单位方向矢量与多组球心位置坐标,求解旋转前后传感器坐标系位姿变换矩阵,实现多角度点云的高精度拼接。(2)研究基于三角网格的在机测量路径规划方法。提出基于栅格算法的测点提取与法矢估计方法,实现基于三角网格的理论路径点生成,充分考虑传感器测量景深、测量角度等约束条件,研究理论路径点与实际路径点之间的映射关系;建立点激光传感器在机测量的路径优化数学模型,构建测量路径的优化目标函数,提出基于蚁群算法的测点路径规划方法,实现测点扫描顺序的最优化,对优化后的测点进行后处理,实现测量宏程序的自动生成。(3)搭建点激光传感器在机测量系统,开发点激光传感器在机测量软件。开展激光出光方向标定与多角度点云拼接实验,开展基于标准球的误差分析实验,对测量景深与测量角度进行优化;开展单球球径和双球球心距测量实验,结果表明在较优条件下,该系统的单次单球球径测量误差不高于±0.03 mm,双球球心距测量误差不高于±0.02 mm,最后将所提方法应用于平面及航空叶片、蒙皮样件在机测量,验证了该系统可适用于航空航天复杂曲面零件高效自动化在机测量。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肢体残疾患者的增多,修复/重建人体受损运动功能的仿人上肢机器人需求扩大。但大部分修复/重建动作拟人性不足,如何复现人类上肢自然运动是一个挑战性难题。针对如何提取人体上肢自然运动特征,用于轨迹生成复现自然运动,从而达到修复/重建患者自然运动能力的要求,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1)从需求和目的出发,分析了人体上肢各关节运动规律,根据人体上肢运动在日常活
学位
可穿戴柔性混合电子系统指能够穿戴在人体表皮以实现特定功能的电子系统,需要具有易于拉伸的灵活性、良好的生物兼容性和工作稳定性。但目前的柔性混合电子系统还存在制备工艺复杂,集成度不高,拉伸性不强等问题,其技术难点主要在于软硬材料结合下的拉伸导线、芯片贴装以及应变分离结构的工艺设计。为此本文研发制备了一种新型柔性混合电子系统,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柔性可拉伸要求选取新型导电复合材料(Electri
学位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机器人的要求日益提高,需要机器人具备灵巧操作的能力以及更好的安全性、稳定性。现有的机器人大多分布在简单的人类活动场景,比如工厂,完成简单的装配工作,无法完成更加精细的任务,因为机器人表面并不具备像人类一样可以感知外界刺激的皮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压阻原理的柔性电子皮肤,可以辅助机器人感知接触物体时的压力;同时提出一种滑移检测算法,使得仿生手在操作物体时可以实时检测滑移
学位
手部外骨骼是肢残患者运动神经功能康复不可或缺的工具,然而由于人手具有复杂的生理结构特征和灵巧的抓取操作能力,如何设计匹配人手复杂功能运动的穿戴式外骨骼是当前康复机器人研究领域的难点。本文针对这一研究难点,从人手结构特点和关节运动规律研究、外骨骼手指关节与驱动结构设计、外骨骼控制系统设计三个方面展开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主要内容包括:1)从生理结构和运动学两方面探究人手规律。生理结构方面,根据人手部关
学位
光电成像器件是指能够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的光电器件,在视频成像、火灾检测和生物医学成像等领域都有重要应用。近年来,钙钛矿因可调带隙、大吸收系数、高载流子迁移率和低成本等优势在成像探测领域广受关注并取得了迅猛发展。然而由于传统制造技术分辨率较低、多种材料的像素化制备困难,难以满足高分辨率、柔性、全彩成像器件的应用需求。对此,本论文提出使用电流体喷印技术制备高分辨率钙钛矿图案,通过优化成膜结晶工艺,设
学位
大型复杂构件如飞机蒙皮、风电叶片、高铁壳体等是航空、能源、交通等领域使用的核心构件,传统的加工方式主要是通过人工或者固定机床的方式完成,但是存在人力加工成本高,机床加工范围小的问题。移动加工机器人的出现为大型复杂构件的加工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移动机器人对复杂构件的加工按照任务流程可以分为构件测量、位置规划、机器人寻位以及加工执行四个部分,其中移动机器人寻位的目的是根据传感器信息控制移动机器人自主运
学位
机器视觉是提升智能化水平的关键技术,图像匹配算法作为机器视觉中最核心、最基础的算法之一,可用于实现目标定位,通常被作为先行步骤广泛应用于目标检测、目标跟踪、人脸识别、三维重建、SLAM等领域。基于局部描述子的图像匹配算法可通过局部描述子实现各种不变性,具有良好的性能。然而,现有的局部描述子算法仍无法满足图像匹配算法在速度、精度和鲁棒性方面的需求。为了进一步提高图像匹配算法的性能,满足实际应用场景的
学位
在人体上肢与外界环境动态交互的过程中,人体通过实时调节末端刚度的大小和方向来获得柔顺自然的交互表现。为使机器人具有拟人的柔顺交互能力,研究人体动态交互任务中的上肢末端刚度调节特性并将此技能传递给机器人至关重要。由于人体刚度无法直接测量,目前多通过刚度辨识技术对其进行辨识。基于传统的时不变刚度辨识方法辨识的末端刚度时间分辨率低,所得出的末端刚度调节特性局限于静态交互场景,研究末端刚度的时变辨识则可大
学位
随着船载伺服驱动稳定平台的发展,使得精密设备在舰船上的应用成为可能,但是舰船由于发动机振动产生的中高频机械噪声以及海浪击打船体产生的低频扰动仍然是影响船载精密设备稳定运行的核心因素,因此研究具备低频定位与中高频隔振能力的承载平台技术是保证船载精密设备得以稳定工作的关键。本文采用从组件级到系统级的分析思路,明确了承载平台的结构设计方案;进一步建立了承载平台主动隔振系统的六自由度动力学模型,并根据模态
学位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因其能耗低、亮度高、对比度高、画面响应迅速、可柔性加工等优点,已成为近年来主流的显示器件,在手机、电视、平板电脑、智能穿戴等显示设备上被广泛运用。在OLED关键功能层的制造上,相对传统蒸镀工艺而言,喷墨打印技术因具有无需使用掩膜板实现图案化、材料利用率高、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等特点,被认为是最具潜力的OLED面板成膜技术之一,该技术也成为“中国制造2025”的关键技术之一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