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凡综合征和支气管扩张致病突变研究

来源 :北京协和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zaaaqqq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内容一 125例中国马凡综合征患者致病基因突变筛查马凡综合征(Marfan syndrome,MFS)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结缔组织病,在人群中发病频率为1/3000-1/5000。通过高通量测序对MFS相关基因FBN1、TGFBR1、TGFBR2进行检测,是对患者进行明确诊断,指导手术及药物治疗的有效手段。研究目的:绘制中国MFS人群突变谱;进行中国MFS基因型表型关联分析;为中国MFS患者提供明确诊断、指导治疗、预后评估及遗传咨询;对未筛查到致病变异的家系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WES)以期发现新的可能致病基因。研究对象和方法:1.研究对象:125例中国MFS患者及家系成员;2.研究方法:(1)高通量二代测序:通过Ion torrent测序平台对125例患者进行靶基因测序,测序Panel(靶基因引物库)中包含3个明确的MFS致病基因;对二代测序结果进行筛选;并对所筛选到的结果进行Sanger测序验证;(2)家系分析:对通过Ion torrent PGM测序未发现疑似致病变异的有家族史的患者进行了 STR marker家系连锁分析,确定连锁区域。对致病基因连锁在FBN1基因的家系,进行FBN1基因重测序或整个FBN1基因测序;对于FBN1基因不连锁的家系,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分析,以期发现新的致病基因。对一个类马凡的双胞胎家系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分析。(3)MLPA检测大片段插入/缺失突变:对未发现致病变异患者进行多重连接依赖式探针扩增技术(MLPA)检测患者是否携带FBN1基因DNA大片段的插入/缺失突变;通过定量PCR的方法对MLPA结果进行验证,并且通过步移法来缩短断裂点上下游的序列;Long Range PCR(长片段PCR)进行扩增和测序,确定具体断裂点;提取FBN1基因48-53号外显子缺失的患者血管组织RNA,进行转录水平分析;(4)对高通量测序筛选和MLPA检测到的变异进行基因型表型关联性分析。实验结果:1.高通量测序结果:在125例患者中,96例患者发现100个疑似的致病变异,其中55个为新突变(55.0%);97个(97.0%)疑似的致病变异位于FBN1基因,2个(2.0%)位于TGFBR1基因,1个(1.0%)位于TGFBR2基因;所有变异中包含有34个(34.0%)半胱氨酸的错义突变;21个(21.0%)非半胱氨酸错义突变;11个(11.0%)剪接位点突变;11个(11.0%)移码突变和15个(15.0%)无义突变;携带两个疑似致病变异的患者:发现3例患者携带两个疑似的致病变异;对家系成员测序分析,发现其中1例患者为复合杂合,而另2例为的两个致病变异发生在同一等位基因;2.家系研究:在一个家系中发现FBN1基因附近marker与疾病表型连锁,通过对FBN1基因重测序发现41号外显子发生移码插入突变;与FBN1不连锁家系,经过医学外显子组基因高通量测序,发现位于SMAD3基因突变;发现CKB基因为双胞胎家系候选致病基因。3.基因组重排检测结果:通过MLPA检测,共发现有4例患者分别携带有FBN1基因的6号,48-53号,49-50号和1-36号外显子的大片段缺失,通过长片段PCR(Long Range PCR)进行长片段扩增和测序,确定该4例患者分别缺失了16,551bp,10,346bp,4,563 bp和 187,067bp;通过分析患者血管组织mRNA水平发现缺失的48-53号为非移码缺失缺失,其后的mRNA在体内保持稳定不被降解,由此推测6号和49-50号外显子缺失可能也为非移码缺失。而1-36号外显子缺失突变范围包含FBN1基因上游11.5kb,使缺失的等位基因不能正常转录翻译。4.基因型表型相关性分析:发现携带半胱氨酸错义突变的患者和携带剪接位点突变的患者与携带截短突变的患者相比,更容易患晶状体脱位,两例色氨酸突变为精氨酸的患者失明。心血管方面,携带截短(PTC)突变的患者相较于剪接位点突变的患者更容易患主动脉夹层。携带FBN1基因p.C123G变异患者表现为罕见的颈总动脉夹层。5.结合以往研究报道对大片段缺失的患者进行基因型—表型分析发现,大片段非移码缺失突变患者表型取决于缺失位置及片段大小,但倾向于严重新生儿型MFS。大片段缺失(FBN1)引起单倍剂量不足导致的MFS,症状多表现为经典的MFS症状。结论:1.本研究通过PGM测序技术,检测到中国MFS人群中103个疑似的致病突变,其中有55个为新突变,丰富了 MFS的基因突变谱;2.携带FBN1基因剪接位点突变和半胱氨酸错义突变的患者相对于携带PTC的患者更倾向于患晶状体脱位;而PTC变异导致的患者,更倾向于患主动脉夹层;携带FBN1基因PTC突变的患者与携带TGFBR1/2基因突变的患者表型类似,均表现为不易患晶状体异位,易患主动脉夹层。提示MFS患者眼部异常与原纤维蛋白-1结构变化相关,主动脉夹层与TGFp信号通路改变相关。3.MLPA是检测MFS大片段缺失/重复的有效手段,携带非移码缺失突变的患者倾向于表现为新生儿MFS,单倍剂量不足引起的MFS多表现为经典型;4.复合杂合变异也能够导致MFS,对马凡综合征的产前筛查具有重要提示作用。研究内容二 成人支气管扩张致病基因筛查及病因学研究支气管扩张(Bronchiectasis,简称支扩)是一种常见的气道炎症疾病,因反复气道感染和炎症造成支气管和细支气管管腔异常扩张,关于该病尤其是非囊性纤维化支气管扩张(non-CF bronchiectasis,NCFB)的病因、发病机制及疾病进展过程等的相关研究国内仍较匮乏。支气管扩张是一种异质性很强的疾病,目前对该病的治疗手段有限,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对支气管扩张的病因学评估分类研究仅能解释约50%的患者。患者的病因学明确有助于患者的管理,改善患者治疗方法以及巩固长期疗效。研究目的:研究中国成人支气管扩张患者病因组成。从遗传学角度揭示支气管扩张患者的遗传易感性,为支气管扩张患者病因学分类提供新的标准。研究对象和方法:1.研究对象:知情同意基础上收集192例中国成人支气管扩张患者以及100例确诊无肺部疾病的正常对照个体外周血;2.研究方法:(1)192例支气管扩张患者的病因学分类;(2)高通量测序:通过Ion torrent PGM测序平台对192例支扩患者以及100例正常个体进行靶基因Panel测序;测序完成后数据通过wANNOVAR网站注释VCF格式的原始文件;对二代测序结果进行常规筛选,保留可能致病的变异位点;通过致病性软件对变异位点进行致病性判断;对所筛选到的结果进行Sanger测序验证,根据变异类型进行分类统计;(3)对192例患者及100例正常对照进行CFTR基因8号内含子区域(TG)m Tn重复序列的PCR扩增,使用ABI3730型号的DNA测序分析仪器测序后分析(TG)m Tn重复次数;(4)分析CFTR基因双等位基因突变和CFTR/ENaC基因双重杂合变异,以及分析CFTR基因V470M多态;筛选囊性纤维化(PCD)相关致病基因的纯合变异,复合杂合突变;比较192例患者与100例正常个体的PCD相关致病基因的突变频率。(4)基因型—表型分析,统计携带DNAH5,DNAH11双等位基因突变和CFTR/ENaC双重杂合变异的患者的表型,比较各个基因突变导致的患者的支气管扩张严重程度综合评分(BSI值)。(5)对发现致病变异的患者进行病因学统计,并统计遗传因素在支气管扩张发病中所占的比例。实验结果:(1)本研究对中国成人支气管扩张患者人群进行了病因学分类,发现31.8%患者为特发性,27.6%的患者为感染后发病,13.0%的患者为免疫缺陷,4.2%的患者为哮喘,3.1%的患者为胃食管反流,其他类型为8.3%。(2)通过CFTR基因和上皮钠离子转运蛋白基因(ENaC)的基因筛查,共发现3例患者携带位于CFTR基因的复合杂合突变,其中1例患者为IVS8 5T(TGmT5)纯合变异携带者;另外发现2例患者携带CFTR/ENaC基因双重杂合突变;CFTR基因V470M多态,在纯合M470/M470背景下,发现12例患者携带CFTR基因致病变异,正常对照组为1例,支扩组显著多于正常对照组(6.3%vs.1.0%,P=0.039);(3)PCD相关基因突变筛查:发现20例患者携带PCD相关基因双等位基因突变(10.4%,20/192),其中14例携带DNAH11基因双等位基因突变,4例携带DNAH5基因复合杂合突变,1例携带CCDC40基因复合杂合突变,1例携带HEATR2纯合突变。并且发现1例携带位于X染色体的RPGR基因突变;在100例正常个体中发现有3例携带位于DNAH11基因的双突变。(4)基因型—表型关联性分析:发现携带有DNAH5基因突变的患者相比携带DNAH11基因突变患者,其表型要严重(BSI平均值:8.8 vs.4.2);携带CFTR/ENaC基因双重杂合子的患者症状表型要比携带CFTR基因复合杂合的患者症状严重(CFTR/ENaCBSI=10 Vs CFTR/CFTR BSI=5.2)。(5)共有 26 例患者发现携带可能致病的致病变异,占到患者总人数的13.54%。这些患者中16例病因学为特发性,5例为结核感染后发病,2例为反流,1例为1gG1免疫缺陷,1例为哮喘和1例麻疹感染后发病。结论:本研究对中国成人支气管扩张患者人群进行了病因学分析,发现31.8%患者病因学为特发性,27.6%的患者为感染后发病。通过PGM测序分析支气管扩张患者,发现在CFTR基因纯合M470背景下,发生一个CFTR基因的致病变异,极可能导致支气管扩张;DNAH5基因突变导致的支扩要比DNAH11和CFTR基因突变导致的支扩症状严重;共有13.54%的患者发病可能是由遗传因素导致,本研究为支气管扩张病因学分类提供了新的标准,对支扩的预防及临床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肝郁脾虚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Th1/Th2类细胞功能,为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微观辨证提供相关依据,从而从免疫学角度为中医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例
目的对比左旋氨氯地平片与降压0号片对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2013年12月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226例的临床资料,其中143例应用左旋氨氯地平片(观察组),
目的探讨蓝光辅助茵栀黄联合苯巴比妥钠防治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10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50例观察组和50例对照组,观察组新生儿使用苯巴比妥钠,对照组新生儿不使用,
本文全面梳理了我国国库现金管理的现状和成效,以白银市7年国库库存余额数据为基础,采用Eviews8软件,运用ARIMA模型,估算出2017年国库库存余额;运用Miller-Orr模型,测算2017
为了提高金刚石锯片的性能,对铜基(含钴)与铁基(含铜)胎体进行了机械合金化(球磨)前后的烧结工艺探索,研究发现,球磨胎体金属粉末能使刀头硬度、抗弯强度提高。对铁基(含铜)球磨与未
通过水热反应合成了TiO2柱撑石墨烯复合材料,研究了TiO2纳米颗粒及TiO2柱撑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以及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性能,探讨了制备过程中水热反应时间、水热反应步骤对
11月9日14时,重达272t的钢箱梁缓缓升起,在施工人员的操作下,稳稳地架设到虎门二桥大沙水道桥预定的位置上.虎门二桥首片钢箱梁架设成功,标志着世界最宽悬索桥进入钢箱梁“拼
本文简要地综述了关于Duane可靠性增长模型的研究工作。我们用经典分析方法得到了Duane模型MTBF的区间估计。
目的探讨特殊护理干预措施在儿科静脉留置针使用中的应用效果,为提高穿刺成功率及护理满意度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照组患儿利用静脉留置针治疗时仅给予临床常规护理措施;研究
近代中国民族英雄记忆建构中,民族英雄忠孝仁义的品性和抵御外辱的功绩被不断诠释,从而衍化出“忠义”与“夷夏”两种话语。从清末至“九一八”事变前,“忠义”记忆大致由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