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经济地飞速发展,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推进,也暴露出城市建设用地不足的问题,同时农村却存在大量闲置的宅基地,并无法得到有效利用,这也使得城乡建设用地供需的矛盾在不断地加深,这也阻碍了中国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农村宅基地是中国实行的一项住房保障性政策,它对农村社会稳定和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但随着农村劳动力不断向城镇转移,农村宅基地的需求下降导致农村宅基地闲置问题越发严重,阻碍了农村乃至中国整体经济的发展,而原有的农村宅基地制度已经无法适应中国的发展现状,急需完整、高效的农村宅基地制度去解决目前农村的宅基地闲置问题,遵循农民自身意愿,了解农民自身需求,构建出科学、合理、有效的农村宅基地退出补偿机制,激励农民主动退出宅基地,并使农村土地可以有效地利用和流转起来,从而提高农村整体的经济水平和整体福利,解决城乡建设用地供需矛盾,推动城乡的一体化发展。本文在金寨县实地调研有关农村宅基地改革和农村宅基地退出补偿的基础上,分析农村宅基地退出补偿机制暴露出来的问题和矛盾,探讨了促使农民自愿、有偿退出宅基地的外部环境因素和内部影响因素。旨在加强政府合理引导,遵循农民自愿的前提下,努力提高农民退出宅基地的主动性,实现农村土地集约利用,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本文首先综述了国内外关于农村宅基地退出与补偿的研究进展,明确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内容及技术路线。并以产权经济学理论、制度变迁理论、城乡融合理论等作为理论基础,从理论上分析了农村宅基地制度的变迁以及影响农民宅基地退出的影响因素;接着基于在金寨县的实地调研,建立农村宅基地退出补偿机制的构建路径并分析金寨县农民对退出补偿机制的需求,找寻出农村宅基地退出补偿机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借鉴其他地区的农村宅基地退出补偿的实践成果,为完善农村宅基地退出补偿机制提出政策建议,并为其他地区建立、健全农村宅基地退出补偿机制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