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学者戏称,在中国的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随便从楼上掉下一块砖头都会砸伤一个搞“PE”投资的。随着我国中小板和创业板市场的启动与发展,所引起的财富效应正激发着一拨又一拨海内外私募股权投资者蜂拥而至,PE机构、天使投资、创业投资如雨后春笋般蓬勃而起。这种过度繁荣的背后却蕴含着重重危机和令人深思的忧虑:一方面,众多的PE机构沉醉于“赚快钱”的投机情绪中,乐此不彼,追求着100%甚至更高的年化回报率,对潜在项目的筛选标准不断降低,却忽略了背后隐藏的巨大风险;另一方面,实体经济举步维艰,优秀的项目不仅越来越少,甚至出现了僧多粥少的尴尬局面;对于那些带着一笔钱来短时间内就想获得暴利走人的PE机构退避三舍;当然,个别无奈的企业面对越来越恶劣的经营环境和融资环境,有时又被迫接受PE机构“敲骨吸髓”似的股权投资和对赌协议,重复着“饮鸩止渴”的经典悲剧。金融资本与实业资本天上人间的生存状态掩饰不了越发加剧的“两张皮”矛盾,暴露出分道扬镳的发展方向。私募股权基金(简称PE)是通过非公开发行的方式募集资金,以非上市企业的股权为投资标的物,待股权增值后择机退出的基金。私募股权基金是金融工具的一种,是市场经济发展至一定阶段的产物。现代意义上的私募股权基金于上世纪五十年代起源于美国,且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在欧美等国的资本市场中已发展成熟,逐渐在金融系统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我国的私募股权基金起步较晚,1985年国内才出现第一家私募股权基金管理机构。前期由于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度的转轨期,私募股权基金行业极不活跃。学术界相关研究也处于停滞中。2009年随着创业板的推出,我国的私募股权基金进入活跃期,国内相关理论研究也有了较大的发展。目前国内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原有粗放型发展方式已经和我国目前的经济现状极不适应。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的把产业结构调整列为未来经济工作的重点,宏观上的调控带来市场自发性的调整,而这种调整会影响目前所有的行业与产业。包括但不仅限于私募股权基金的金融资本发展只有紧紧依托实体经济、服务于实体经济,才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只有有助于促进国家正努力推行的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快资源的优化配置,才具有自身的核心竞争优势,达到成熟金融资本的标志。正是基于上述宏观背景,本文针对私募股权基金及PE投资热展开研究,重点探讨私募股权基金如何回归金融资本的本质功能,通过改变自身的定位和盈利模式,更好的服务于实体经济,起到助推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的作用。因此,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把私募股权基金划分为财务型和服务型两种,首次系统研究了服务型私募股权基金的概念、特征和功能。本文以理论分析为主要研究手段,同时辅以案例分析来讨论在经济增长模式转型、产业结构调整、传统行业急于寻找新的商业模式时代背景下,私募股权基金如何改变自身的定位来适应新的经济形势。本文将沿着文献综述、分析背景、提出理论、案例验证最后到得出结论与政策建议的技术路线来搭建研究的框架。通过提出服务型私募股权基金的概念、特征和作用来讨论新的经济形势下,基金管理公司如何改变原有的商业模式来适应新的变化,同时发挥金融机构的作用来助推产业升级与转型。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具体如下:第一章是导论部分。重点介绍本文写作的研究背景与目的、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对国内外理论界对于私募股权基金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并讨论了本研究的逻辑思路以及可能的创新点。第二章介绍本论文研究的时代背景,从三个方面入手进行论述,首先梳理了我国目前实体经济发展的现状,指出我国目前正处于中等收入陷阱,并讨论了中等收入陷阱的形成原因。随后深入讨论了金融资本市场现状,以及影子银行的过多所造成的金融系统风险加大和资金空转所造成的挤出效应。最后详细讨论了实体经济产业结构调整与金融资本的转型方向,提出我国未来金融资本如何更好的服务于实体经济,为实业发展提供动力。第三章作为本文的理论提出章节,详细讨论了私募股权基金的理论基础,在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服务型私募股权基金的概念,随后讨论了服务型私募股权基金的特点和产生的必要性。第四章是上一章的延续,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不同层面详细讨论了服务型私募股权基金所发挥的作用,即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改善融资结构、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第五章着重讨论作为F基金管理公司如何顺应经济发展趋势并发挥自身优势,探索新的金融服务方式。首先论述了F公司和A公司的概况,发展历程以及所遇到的瓶颈;随后通过对A公司进行投资与金融服务的案例来讨论传统的私募股权基金如何转型为服务型基金,详细讨论了服务的方式与领域。第六章作为全文的收尾章节,本章将总结性地概括本论文研究得到的核心观点,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同时,针对本文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提出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本文的创新之处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理论创新。首次在理论层面提出了服务型私募股权基金的定义,把私募股权基金划分成财务型私募股权基金和服务型私募股权基金,并详细讨论了服务型私募股权基金的属性和核心价值。(2)应用创新。把金融机构的服务型模式实际运用在私募股权基金领域,提出服务型私募股权基金的理论、价值和方法。并把具体的理论具体运用在A公司的案例中,结合A公司的情况详细讨论F公司作为服务型私募股权基金的管理人,在目前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下,如何充分发挥作为股东的优势,为所投资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助推其达到成功转型的目的。最后,由于时间和个人能力有限,本文的研究还存在着许多不足和有待改进的地方,具体表现在:第一、本文的研究是以理论创新为主,提出服务型私募股权基金的概念、特征,并用案例分析方法加以验证。但是因为缺少数据,无法通过模型加以验证,在随后的研究中可以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来验证服务型私募股权基金在产业转型中所发挥的作用。第二、本文将私募股权基金划分为财务型私募股权基金和服务型私募股权基金,并且初步讨论了两者之间的区别。但因作者能力有限,未能更深入的划分出两者的界限,随后的研究可以进一步讨论两者的区别。第三、服务型私募股权基金在实际应用中有其局限性,并非所有的行业和企业都适用这种全新的模式。因此,随后的研究可详细讨论出服务型私募股权基金的适用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