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际贸易活动中,随着国际分工的加速,生产率的差距越来越小,比较优势不再局限于纯粹的生产方面的内生技术优势和禀赋优势。外生的技术优势(比如运输成本),关税壁垒,规模经济,研发竞争,动态学习等越来越成为影响全球贸易的重要因素。如何将这些方面纳入到一个统一的框架中非常重要。针对这一问题,这就需要将贸易相关理论进行研究,这涉及到贸易的四大经典理论,本文所进行的研究如下:首先,给出了经济效率、要素使用效率、效率绝对优势和效率比较优势的定义。将效率优势与传统优势进行了对比,从而改进了衡量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的指标。其次,用等效率原则对新古典贸易理论中H-O理论,FPE定理,SS定理及Rybczynski定理进行了论证,发现在该理论中要素使用效率的差异是影响贸易结构和资源配置的一个主要原因。再次,引入了一个古诺双寡头垄断竞争模型,以新贸易理论中Krugman (1990)的模型为基础,应用等效率原则对“进口保护可以促进出口”这一重要结论进行了论证,发现该问题中对于企业和政府决策使用效率最大化为目标函数要比利润最大化更加合适。最后,建立了一个两国多部门的异质性企业垄断竞争模型,用等效率原则探讨了“新新”贸易理论中异质性企业的进出口选择问题。扩充了该问题的影响因素,给出了临界生产率,相关成本,企业数量及工人福利水平的计算公式,发现产出效率与工资率,生产率,市场规模等正相关,与相关成本反相关;企业的数量与产出效率,市场规模正相关;封闭经济条件下工人的福利水平与企业的效率也正相关。最终企业选择出口,FDI还是本国经营与产出效率有很大关系,哪种方式产出效率大就选择哪种方式。至此,我们将四大经典贸易理论用等效率原则进行了研究,为将影响贸易的各种要素统一到一个框架体系中提供了理论基础并且为国家政府决策者宏观调控贸易政策或者企业进出口贸易选择提供一定的借鉴,从而统筹考虑各方面因素有针对性的制定相应的政策和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