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检测胃癌患者肿瘤组织中cir-ITCH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揭示cir-ITCH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cir-ITCH参与胃癌发生发展的作用机制,为胃癌诊断提供新的标志物。同时检测cir-ITCH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huc MSC)与胃癌间充质干细胞(Gastric cancer mesenchymal stem cell,GC-MSC)中的表达,探究cir-ITCH在间充质干细胞恶性转化中的生物学作用,为间充质干细胞的临床应用安全性及肿瘤发生提供新依据。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q RT-PCR)检测cir-ITCH在胃癌患者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合相应的临床病理资料,运用统计学分析cir-ITCH的表达水平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分化程度、TNM分期等临床病理因素间的相关性。采用si RNA干扰cir-ITCH在胃癌细胞系SGC-7901和MGC-823以及间充质干细胞中的表达;慢病毒过表达载体感染MGC-823细胞,q RT-PCR对其干扰和过表达效率进行验证;生长曲线以及克隆形成实验用以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Transwell迁移侵袭实验检测转染后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改变;数据库以及文献阅读预测环状RNA下游是否有与cir-ITCH相互作用的mi RNA,q 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下游相关信号通路的基因及蛋白的变化。结果QRT-PCR检测发现胃癌患者肿瘤组织中cir-ITCH的表达水平较癌旁组织明显下调(P<0.05),统计学分析发现其低表达与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但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等没有明显的相关性。si RNA干扰后cir-ITCH表达降低,过表达后cir-ITCH表达升高,且干扰和过表达实验结果表明cir-ITCH可以通过抑制TGF-β/Smad信号通路的活化,从而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进一步研究发现,cir-ITCH可以作为mi R-7和mi R-214的“海绵分子”发挥作用,si RNA-cir-ITCH与mi R-7/mi R-214的抑制物共转时,可以逆转cir-ITCH si RNA对胃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q RT-PCR检测发现与huc MSC相比,cir-ITCH在GC-MSC中也呈现出下调的趋势;在huc MSC中敲减cir-ITCH,可以活化TGF-β/Smad信号通路,从而促进了huc MSC的增殖、迁移和侵袭。结论cir-ITCH在胃癌患者肿瘤组织中低表达,其表达水平与TNM分期密切相关;cir-ITCH可能通过靶向作用于mi R-7/mi R-214,抑制TGF-β/Smad信号通路的活化,从而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与huc MSC相比,cir-ITCH在GC-MSC中表达下调,干扰huc MSC中cir-ITCH的表达后,TGF-β/Smad信号通路活化,huc MSC的增殖和迁移、侵袭能力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