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吲哚菁绿与阿霉素靶向纳米粒用于视网膜母细胞瘤体外成像的实验研究

来源 :重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i84312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制备一种靶向叶酸受体的载吲哚菁绿(ICG)及阿霉素(ADM)的相变型多功能脂质纳米粒(ICG/FA/Pct-PFPNP:ADM),并研究该纳米粒的基本性质,检测其光热效应、光声及超声双模态显像能力。2.探讨ICG/FA/Pct-PFPNP:ADM纳米粒生物安全性,及其在体外环境下对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的寻靶作用,为进一步实现视网膜母细胞瘤体内靶向双模态成像提供前期研究基础。方法:1.采用薄膜水化-双步乳化法,利用叶酸修饰的脂质外壳装载ICG、PFP与ADM,制备ICG/FA/Pct-PFPNP:ADM纳米粒。通过Malvern粒径仪分析纳米粒的粒径、表面电位。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ICG及ADM的包封率及载药量。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ICG/FA/Pct-PFPNP:ADM纳米粒表面叶酸表达情况并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达率。2.808nm激光辐照条件下利用红外成像仪检测ICG/FA/Pct-PFPNP:ADM纳米粒光热效应并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其光致相变过程。3.通过CCK-8法检测ICG/FA/Pct-PFPNP纳米粒的生物安全性,并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及流式细胞术检测ICG/FA/Pct-PFPNP:ADM组(靶向组)、ICG/Pct-PFPNP:ADM组(非靶向组)及抗体封闭组对视网膜母细胞瘤Y79细胞的体外寻靶能力。4.利用光声成像仪检测不同浓度的ICG/FA/Pct-PFPNP:ADM纳米粒光声效果并检测其光声信号值,分析光声信号的强弱和浓度之间的关系。给予808nm激光辐照,观察不同浓度的ICG/FA/Pct-PFPNP:ADM纳米粒体外增强超声显影作用并通过DFY软件分析激光致相变前后超声强度的变化情况。结果:1.本研究成功制备了ICG/FA/Pct-PFPNP:ADM纳米粒,平均粒径为374.4±23.48 nm,平均表面电位-28±4.5 mV。光镜及电镜下观察到ICG/FA/Pct-PFPNP:ADM外观呈球形且分布均匀。ICG包封率为(91.85±2.98)%,载药量为(9.19±0.29)%;ADM包封率为(62.04±5.1)%,载药量为(6.2±0.51)%。流式细胞术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结果均显示纳米粒表面叶酸表达情况良好,表达率为(98.83±0.17)%。2.ICG/FA/Pct-PFPNP:ADM纳米粒具有良好的光热转换能力,且光热效能与纳米粒浓度及激光功率呈正相关关系。并且在给予激光辐照后,纳米粒能迅速相变成为微泡。3.CCK-8法测得ICG/FA/Pct-PFPNP纳米粒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Y79细胞由于表面高表达叶酸受体,在受体-配体作用下能与大量ICG/FA/Pct-PFPNP:ADM纳米粒结合,而非靶向组和抗体封闭组Y79细胞周围纳米粒明显较少。流式细胞仪测得靶向组与Y79细胞连接率为(96.57±3.17)%,与非靶向组、抗体封闭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537.6,P<0.05)。4.ICG/FA/Pct-PFPNP:ADM纳米粒具有显著的光声成像能力,且光声信号随纳米粒浓度升高而增强。在经过808 nm近红外激光辐照后,ICG/FA/Pct-PFPNP:ADM纳米粒溶液在超声成像系统中的B-mode和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两个模式下超声信号均有所增强。结论:1.本研究通过薄膜水化-双步乳化法成功制备了载吲哚菁绿与阿霉素的靶向相变型纳米粒(ICG/FA/Pct-PFPNP:ADM),该纳米粒形态规则、粒径分布均匀、载药量较高、靶向性能好、生物安全性高。808nm激光辐照条件下可致其相变并产生光热效应。2.制备的ICG/FA/Pct-PFPNP:ADM纳米粒具有良好的光声/超声双模态显像能力,结合其良好的靶向能力,为实现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双模态显影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
其他文献
超分子组装体因其结构多样性和功能丰富性吸引着越多越多研究者的关注,其中金属配位的超分子笼的构筑及性质已有广泛研究,而阴离子配位的超分子笼也逐渐被认识。本论文主要设计了一系列末端基团不同的C_3对称的三(二脲)配体Ln,通过其与磷酸根(PO_43-)配位形成A_4L_4型(“A”表示阴离子,“L”表示配体)阴离子超分子笼,探讨了不同末端基团对其构筑的影响,并且进一步研究了手性阴离子超分子笼的构筑以及
核能作为一种新型能源因其具有安全、经济、清洁等优点被看作是人类伟大的发明之一。在核能利用中放射性核素的产生无法避免,由此必然会产生放射性废水,世界各国对放射性废水的处理尤其重视。处理核设施运行以及核废物处置中的放射性废水材料多种多样,其中在普鲁士蓝类化合物中,金属亚铁氰化物具有独特优势,其物理化学稳定性良好,耐辐照,晶体中存在大孔径与大的比表面积,对Cs+、Sr2+、Co2+等离子存在较强的结合能
我们研究了用硫化亚铁纳米花形材料与克氏假单胞菌共培养对城市废水进行脱氮除磷效果的研究。具体的研究过程如下:(1)花形氧化铁前驱体纳米材料的制备采用水热法合成的方法,通过乙二醇(EG)介导的自组装过程合成花形氧化铁微纳米结构。根据文献报道,在这项研究中使用氯化铁,这种廉价且无毒的试剂作为我们的铁源。在这个典型的反应过程中,氯化铁(FeCl_3?6 H_2O)、尿素、四丁基溴化铵(TBAB)溶解在乙二
近年来,自然光合作用的模拟研究是科学界热门研究方向之一。其中,光能向电能或化学能的高效转换是科学家的目标。在众多具有高效的光合作用模拟体系中,多光敏中心化合物以它
近些年来,成像设备大量产生并普及应用,图像数据的采集变得越来越容易。相比于其它类型的信息,图像数据所包含的信息量更大,更加直观且易被人类接受。作为图像处理领域的研究热点,图像融合是指将具有互补信息的一系列图像作为操作对象,将这些特征信息进行整合从而得到一张融合图像的过程。融合后的图像包含的信息更加丰富、准确,视觉效果更好,更加利于后续的图像处理。多聚焦图像融合是图像融合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多聚焦
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与并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分布式电源、微网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将极大地改变传统电力系统的终端用电模式,促进电能在电网和用户间双向流动,对大电网运行控制自动化、双向互动配电系统智能化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一种“电网友好”的新型电力电子变换装置和技术,虚拟同步发电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VSG)技术有助于统一电网内部电源和负荷的行为特征,改善高频电力
目的:采用TIGAR转基因小鼠,观察TIGAR基因对小鼠脂质代谢的影响,同时在3T3-L1脂肪细胞中进行验证,进一步对其机制进行探究。方法:体内构建TIGAR转基因小鼠模型,5周龄TIGAR转基因小鼠以及同窝出生的野生型小鼠在同等条件下喂养16周,同一时间内测量每组小鼠体重、摄食量和饮水量;采用血糖测定方法测量8周龄小鼠葡萄糖耐量及胰岛素抵抗;采用间接量热法测定8周龄小鼠的能量指标(氧气消耗量,二
油位传感器是用来检测汽车发动机油箱油量的,一般都装配在发动机油盘内部。驾驶者通过直接观察汽车仪表上显示的数值,非常直观地了解油箱内油量。尤其是在油箱内油量较低的时
非饱和土力学近些年发展迅速,而非饱和土本构模型作为研究非饱和土力学特性的一个重要方向和工具,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点。压实黄土作为典型的非饱和土,普遍存在于人工地基、填方边坡等工程建设项目中,其特殊的力学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黄土地区的工程建设。因此关于非饱和压实黄土的应力应变试验及非饱和土本构模型的研究对黄土地区的工程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工程实际意义。本文选取了延安平山造城工程L_6压实黄土为
地下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相对于其他城市内的交通出行工具,有着运行安全性高、乘坐舒适、行驶速度快、节约市民出行成本、不受地面交通拥堵影响等无可比拟的优势。地铁车站工程作为地铁建设重要一环,工程施工持续时间长,过程不可控风险多,地铁车站主体结构工程,若为地下车站形式,绝大部分涉及深基坑施工。地铁车站深基坑施工现场多处在城市人流密集集中地区,周边多有各种结构形式建筑物,且距离基坑边界十分接近。当前对于地铁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