β-环糊精在光谱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o2009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β-环糊精(β-CD)及其衍生物因其结构的特殊性,而且本身没有毒副作用,在分析分离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本课题着力研究β-环糊精与表面活性剂协同增敏测定微量金属元素,β-环糊精及其衍生物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与染料分子、生物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建立分析测定微量金属元素和生物分子的新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β-环糊精与CTAB微乳液协同增敏荧光法测定微量铋研究研究了β-环糊精(β-CD)以及β-CD-表面活性剂混合介质对金属离子-8-羟基喹啉(HQ)荧光体系的作用及有关机理。结果表明,β-CD对金属离子-8-羟基喹啉水体系的荧光强度无增敏作用,而加入CTAB等表面活性剂后大多产生不同程度的协同增敏作用,并且β-CD-CTAB微乳液对铋(Ⅲ)-8-羟基喹啉体系的荧光增敏效果最佳。在优化条件下,铋含量在0.21.4ug/ml内符合朗伯比尔定律。用本法测定铋标准溶液及实际样品中铋的含量,结果满意。(2)β-环糊精及其衍生物与染料分子包合作用的荧光法研究及分析应用研究了几种染色剂与β-环糊精及其衍生物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的包合性能,用直接荧光法分别测定了它们的包合常数。并用四碘荧光素钠和四氯四碘荧光素二钠作为荧光探针,采用竞争包合法研究了HP-β-CD与维生素B6(VB6)的包合作用,间接测定了VB6-HP-β-CD的包合常数。基于VB6的加入量在一定的范围内与两体系的荧光强度呈线性关系,建立了竞争包合荧光法测定VB6的方法,成功测定了VB6片剂及注射剂中VB6的含量。(3)羟丙基-β-环糊精增敏荧光猝灭法测定维生素B12羟丙基-β-环糊精能够与四碘荧光素钠(ES)形成包合物,从而使四碘荧光素钠的荧光强度大大增强,而维生素B12(VB12)的加入使ES-HP-β-CD体系的荧光猝灭,以此建立了荧光猝灭法测定VB12的新方法。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VB12工作曲线的线性范围为0.02.1×10-5mol/L,检出限为1.8×10-7 mol/L。该方法的灵敏度好,选择性高,用于VB12注射液中VB12含量的测定,结果满意。(4)羟丙基-β-环糊精增敏光谱探针荧光猝灭法测定蛋白质研究以四碘荧光素钠作为测定蛋白质的荧光光谱探针,在羟丙基-β-环糊精存在下,pH5.8的柠檬酸-磷酸氢二钠介质中,考察了四碘荧光素钠-牛血清蛋白(BSA)体系的荧光光谱特性。在适宜的实验条件下,BSA的加入能使ES体系荧光猝灭,并且其浓度与体系的荧光猝灭值(?)F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以此建立了荧光猝灭测定蛋白质的新方法。HP-β-CD引入到蛋白质的测定中,改善了体系的微环境,显著地提高了测定的灵敏度。BSA工作曲线的线性范围为0.032.0μg/mL,检测限为49.2ng/mL。实验结果表明:该法灵敏度好,选择性高,可直接用于人血清样品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其他文献
目的优选干蟾中吲哚类生物碱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吲哚类生物碱浸出量、浸膏得率为评价指标,对提取次数进行考察;选择浸泡时间、提取时间、溶媒用量等为影响因素,应用均匀
<正>网络新闻专题以其多媒体综合、超容量、双向互动等特点,成为各大网站报道突发事件或重大主题时的主打品牌。从1995年美国有线新闻网站出现世界上第一个专题《俄克拉何马
从分销渠道和服务两个视角评述F2C电子商务模式创新研究的成果,展望F2C电子商务模式创新的研究趋势,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正> 1999年,按照党的十五大提出的关于“培育和发展社团中介组织”的精神,紧紧围绕煤炭工业的中心工作,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在协会组织建设,参与行业管理,开展行业调查研究、现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智能交通系统(ITS)在城市交通管理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作为ITS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车牌识别系统(LPR)在实时交通监控、公路自动收费管
<正>入院介绍是每个医院对新入院患者都要求必做的,也是满意度调查中必查项目,然而调查的结果总不十分满意,这并不是因为护士没有做入院介绍,而是缺乏入院介绍的技巧。本人通
介绍了软件可靠性分配方法,软件失效模式影响及危害度分析法(SFMEA)以及软件故障树分析法(SFTA)。
通过L9(33)正交试验,确定富硒乳酸菌制作酸奶生产用发酵剂的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42℃,加硒量7μg·mL-1,接种量4%。测得发酵剂的活菌数为9.45×108cfu·mL-1,硒的转化率
尽管煤炭企业改革取得很大成绩,但总体看,比较滞后。当前,国有煤炭企业改革面临着新的形势,应抓住机遇,进一步深化改革和重组,提高国有煤炭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中国国土地域辽阔,各地区人民的方言、风俗差异化极大。不同的历史文化渊源也造就了独具特色的地方风格音乐,在二胡演奏艺术中也形成了不同风格的艺术流派。作为在当今二胡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