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型框架-中心支撑钢框架的结构影响系数的弹塑性时程分析

来源 :苏州科技学院 苏州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yceyw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钢结构的延性性能优于钢筋混凝土结构,而结构延性性能的好坏与建筑结构抗震性能密切相关,我国现行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却未能反映这一点。本文介绍了抗震设计的结构影响系数R和现代抗震理论的发展,通过对比多个国家的抗震规范和国内外的抗震设计研究,说明了我国现行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中所隐含的单一结构影响系数(R=2.8125)取值不尽合理。对于不同的结构形式和结构材料,结构影响系数也不相同,钢结构延性好,消耗地震能量的能力强,其设计地震作用取值理应小于相同结构形式延性差的混凝土结构。 本研究按照现行设计规范设计了十个X型中心支撑钢框架结构,采用弹塑性时程分析法得到了结构影响系数。通过对一个算例的结构影响系数的求解过程,详细说明了弹塑性时程分析法求解X型中心支撑钢框架结构影响系数的步骤和关键点,如模型的建立、地震波的选择、时程分析等。通过对十个算例统计分析,研究了结构影响系数、延性系数、超强系数以及最大层间位移角随层数、跨度、竖向恒载和跨数的不同的变化规律。9层(含9层)以下的X型中心支撑钢结构的结构影响系数建议取值3.0。分析了各算例在小震和中震下的层间位移变化情况,给出了最大层间位移角。为了分析层间位移从结构弹性进入到弹塑性的发展,对每个算例选择了一条典型的地震波,调整峰值加速度从小到大得到层间位移的变化规律。
其他文献
本课题是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及其显微结构试验研究(项目批准号:D0314)的重要子课题之一。本文在国内外关于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的基础上,通
目前,随着经济的发展,土木工程建设规模的扩大,对原有软弱地基的处理成为建筑设计和施工越来越被关注的环节,CFG桩复合地基法以其用材经济、施工快捷、加固效果良好等优点,在工程
国内外对组合梁-钢筋混凝土柱单剪板节点的研究非常少,由于对该类节点的受力性能不够了解,在结构设计时常常忽略该类节点的梁端弯矩而将其简化为铰节点,认为节点只传递轴力和剪
自1965年美国工程师Fazlur Khan设计的第一栋钢筋混凝土框筒结构—芝加哥Dewitt-Chestnut公寓大厦落成以来,筒体结构因其抗侧刚度大、空间整体作用强、能充分发挥材料性能等优
高地应力下的软岩自稳能力比较差,容易发生塑性变形,呈现出明显的流变特征,因此软岩隧道表现出显著的时效特征,很容易发生大变形。近年来随着高地应力区软岩隧道大变形问题的
基于同样的数据和地震活动性资料,在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PSHA)中使用蒙特卡罗方法可以得到与传统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一致的结果。该方法在很多方面的应用较传统概率危险
学位
伴随着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西欧、日本等国300km以上时速高速列车干线的开行,高速铁路的发展迅猛,经专家论证,高速铁路的最佳牵引方式是电力牵引,我国也紧跟其后,近年来路网
地震危险性分析,即通过各种现有的手段给出某地今后一段时间内遭受某种地震动破坏的可能性,它是采用工程措施减轻地震灾害的基础。进行地震危险性分析前首先必须确定潜在震源
学位
弦支穹顶作为一种刚、柔结合的新型杂交空间结构形式,兼具单层网壳和索穹顶的优点,近些年来逐渐受到人们的青睐。由于发展时间比较短,对其抗震性能的研究还相对较少,同时研究
钢筋混凝土结构结合了钢筋与混凝土的诸多优点,造价较低,是目前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首选形式,其应用范围非常广泛。钢筋混凝土是非均匀的、多孔的、多变的各向异性复合材料,它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