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北山区中心村建设的思路与对策研究

来源 :福建农林大学 |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hcyzhcy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闽北山区村落点多面散,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乡村的功能和空间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研究中心村建设,对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国内外从不同的侧面重视研究中心村,比较有影响的是中心地理论以及英国、日本和韩国的中心村实践,我国的中心村研究起步比较迟,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学者提出了我国乡村建设理论,部分经济发达地方进行了中心村建设的实践。中心村是乡村聚落的一种形态,相对于乡镇、行政村和自然村的行政区划,属于区域发展的范畴。闽北地形为山多平地少,村庄布点散、规模小、功能弱、建房乱,利落发展面临新的问题。本文基于作者2007年随南平市市长到闽北十个县(市、区)的农村调研,掌握了基层较多情况,加上广泛收集整理闽北1990年以来农村发展的相关数据,运用SWOT和分析图表进行相关分析,并结合实例调查论证,系统阐述了闽北村落发展状况,建设中心村的优势条件与劣势障碍、发展机遇与挑战因素,从SO战略、WO战略、ST战略和WT战略的四个层面,阐述建设中心村的战略取向。根据闽北村落特点,SWOT分析原理,结合当地实际,提出闽北中心村建设的发展思路,主要是确定中心村的功能定位、规模标准、区位选择,把握从分散到集中的建设目标,坚持自愿性、渐进性、合理性、前瞻性的建设原则,因地制宜地选择集聚扩张型、优化改建型、整体搬迁型的中心村建设模式。通过对中心村建设的案例研究,提出闽北山区中心村建设的对策建议,主要是坚持规划先行,包括经济发展、村庄建设、劳动就业和基层组织建设规划,突出农民增收,包括立足资源优势、加快产业升级、发展合作组织和劳动力转移抓增收;完善公共设施,包括路、水、电、讯畅通;优先发展教育,包括教育、信息化建设和乡风文明;优化村庄环境,包括绿化、硬化,垃圾和污水处理;推进土地流转,包括土地流转方式、宅基地申报与建设管理制度;创新管理机制,包括村务决策、公开和管理,使中心村建设拥有深厚的群众基础。
其他文献
根据大功率半导体激光二极管列阵与光纤列阵耦合方式,分别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讨论、分析了大功率半导体激光二极管列阵与微球透镜光纤列阵耦合。将19根芯径均为200μm的光纤
“三农问题”指农村问题、农业问题和农民问题及由此产生的社会问题。“三农问题”归根结底就是农民收入问题。抓住了农民收入,就抓住了“三农”工作的核心和关键。江西是农
观光农业,是以农业生产为依托,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高效农业,是一种新型的交叉型产业。发展观光农业,可以提升旅游品质,增加农民收益,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本文选取观光
辍学作为教育领域普遍存在的现象一直备受关注。通过对皖北农村辍学大学生的走访调查和深度访谈,归纳总结其辍学的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通过心理干预和心理矫治,帮
目的观察乙型肝炎(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epatitis B Virus(HBV)Surface Antigen,HBsAg]、抗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抗体[Antibody to HBsAg,Anti-HBs]、抗乙肝病毒核心抗原抗体(Anti
随着全球性议题在公共领域的凸显,全球治理理论日益受到广泛关注,非政府组织在全球治理过程中的作用愈加重要。基于分担政府责任、提升国家形象和加强国际合作的考虑,中国应
随着社会组织作为和谐社会建设中的重要社会力量,城市社区管理也迫切要求社会组织的参与,然而社会组织参与城市社区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参与意识欠缺、相关法律缺位、主体地位
习近平同志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提出"中国梦"之后,旋即掀起了研究"中国梦"的热潮。归纳国内学者有关"中国梦"提出的背景、科学内涵与精神实质、实现路径与保障要素;梳理国外
郑州联通公司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现有的系统功能很不完善,仍未能实现信息资源的快速共享,无法满足高速发展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需求。为了实现郑州联通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