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表面等离子体激元的纳米集成功能光器件的研究

来源 :华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min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表面等离子体激元(Surface Plasmon Polaritons,SPPs)是局域在命属表面的一种自由电子与光子相互作用形成的混合激发态。SPPs金属波导的突出特点之一就是具有将电磁场能量聚集在纳米尺度范围的能力,在金属内具有极短(纳米级)的穿透深度,打破光学器件波长极限的限制,被认为是最有希望的纳米集成光学器件的载体。金属-介质-金属(MDM)波导也因为其具有强的局域性,简单且易于高度集成优点,在纳米集成光学与器件方面有着极大的应用潜力。  本论文主要研究基于二维金属-介质-金属(MDM)对称结构波导的亚波长器件,主要工作如下:  1)设计了四种基于MDM波导结构的表面等离子体滤波器。首先,提出了十字型波导低通波长滤波器和迂回型波导高通波长滤波器,分别实现长波长截止和短波长截止功能。其次,提出了基于纳米腔波导结构的阻波型滤波器,实现窄带的滤波功能。最后讨论了基于T型系列波导的滤波特性,分析了T系列波导滤波器在不同结构参数下的透射谱特性。  2)设计了不同结构的等离子体波长解复用器。结合齿状特性和T型波导分束特性提出了双通道波分解复用器,并研究其解复用的波长与结构参数的关系。通过把增益材料填充到基于纳米腔的多波长解复用结构,实现了低损耗的波分复用功能。  3)在等离子体电光开关方面,提出并分析了基于齿状波导滤波特性和液晶有效折射率电光调制原理的单波长通断型光开关;提出了填充电光材料的马赫曾德尔干涉结构和纳米腔结构的单波长和双波长电光开关,模拟分析了它们的各项性能指标。  4)提出了基于纳米谐振腔的表面等离子体折射率传感器,分析了该传感器的传感机理,并对其进行数值模拟论证,从而扩展了金属等离子体波导的应用范围。  5)研究了表面等离子体激元在有源光学器件中的应用,提出了基于纳米腔结构的等离子体激光器,详细分析了该纳米激光器的性能。
其他文献
压电晶体的压电效应和逆压电效应在科学技术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压电晶体作为基片制备出的声表面器件因其优良的电性能,易于实现器件小型化,被广泛的应用于雷达,通讯,导航
本论文首先使用对靶溅射技术在Nb:SrTiO3基底上生长了La0.4Ca0.6MnO3和La0.67Ca0.33MNO3薄膜,得到了两种不同Ca含量的LaxCa1-xMnO3/Nb:SrTiO3异质结,并用XRD和TEM对它们的结
薄膜材料在现代科技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对薄膜的制备以及生长过程的基础物理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可为传统薄膜材料的设计以及掺杂改性提供理论依据和基础数据。动力学蒙特卡罗
粒子物理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标准模型的理论预言与实验结果符合的精度之高让我们相信我们在探索未知世界的正确道路上,物理学家们看到了通向统一之路的曙
一天,白细胞部队的元帅和病菌部队的将军在大街上碰头了。将军轻蔑地看了元帅一眼,说:“白细胞没用,十个都打不过我们一个!”元帅一听就火了:“哼!还想跟白细胞比?小巫见大巫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AdS/CFT对偶自1997年被J.Maldacena提出以来引起了广泛关注。它作为一个强弱对偶,被认为是解决强耦合问题的一个可能途径。以该方法为基础的全息超导模型以及流体引力对偶更是
分子反应动力学是物理化学的前沿基础研究领域,是一门研究化学反应基元过程分子机理的科学。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科学的进步和量子散射理论的发展,将量子理论用于研究分子反应
2008年铁基超导的发现是继铜氧化物超导之后,高温超导领域第二个里程碑式的事件,它的出现打破了这一领域二十多年的沉寂,带来了世界范围内一股新的热潮。人们发现,铁基超导体
在人类的发展历史之中,材料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新材料的出现和应用对人类历史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新材料的出现既能应用到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促进社会进步,同时还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