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Pd/Pt掺杂对BaTi1-xCoxO3光学带隙的影响

来源 :苏州科技大学 苏州科技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mg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鉴于目前光伏器件太阳能转换效率较低,开发高效光伏材料成为研究热点。BaTiO3作为典型的钙钛矿铁电材料,具有自发极化,可有效抑制光生电子-空穴对复合,但其带隙高达3.4eV,不能高效吸收辐照度高的可见光波段。本论文应用第一性原理研究了Ni/Pd/Pt掺杂对BaTi1-xCoxO3的带隙和极化特性的影响,为高效光伏材料的研制提供理论指导。我们构建了2*2*2和3*3*3的BaTiO3超胞,分别研究了不同浓度的Co/Ni/Pd/Pt对Ti原子的替位式掺杂以及Ni/Pd/Pt与Co共掺杂对BaTiO3的带隙和极化特性的影响。我们得到BaTi0.875Pd0.125O3和BaTi0.75Pd0.25O3两种掺杂体系的带隙落在1.4~2.0eV之间,其中BaTi0.875Pd0.125O3带隙为直接带隙,且有较好的极化特性,表明BaTi0.875Pd0.125O3是潜在的高效光伏材料。钙钛矿结构过渡金属氧化物通常含有氧空位,使其性质发生改变,因此本论文进一步研究了氧空位对上述掺杂体系光伏性质的影响。研究发现BaTi0.75Co0.125Pd0.125O2.75、BaTi0.926Co0.037Ni0.037O2.926、BaTi0.926Co0.037Pd0.037O2.926和BaTi0.926Co0.037Pt0.037O2.926四种掺杂体系满足高效光伏材料带隙和极化特性的要求。期望我们的研究对基于BaTiO3的高效太阳能光伏材料的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红外测温技术是一种现代化的检测手段。与一般的测温技术相比,红外测温仪不用与被测物接触,不会破坏被测物体的温度分布,而且操作简便,安全可靠。因而红外测温技术在国家现代
工业控制系统(ICS)是工业基础设施的核心设备,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电力、军工、制造等领域,其安全关系着企业生死存亡,关系着国计民生。2010年震网病毒(Stuxnet)爆发后,工业控制系统安全才逐步受到企业乃至国家层面的重视。目前,工业控制系统漏洞发现数量为2362个,仅占信息安全漏洞发现量的1.68%,而行业漏洞中也仅占14%。根据信息系统漏洞分布规律,可以预测还有很多工控漏洞尚未发现,这
航空发动机的结构极其复杂,且在高温和高速的恶劣环境下工作,较易发生各种故障。这不但对飞机的飞行安全造成影响,而且也增加了飞机的运营成本。为了保证发动机的可靠运行,提前找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对我国的基础生产业与高端行业都带来了新的远景与发展道路。同时人工智能的逐渐成熟也能从根本上改变人类的思维模式,大力提高科技生产力。本文从教学模式的角度出发,从教育的人工智能发展角度出发,探索构筑"人工智能+教育"的双师生态系统教学模式在如今的高中教育的运用,以及如何促进人工智能在教育模式的深化改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为了满足人们对于雷达技术要求的不断提升,有关相控阵天线的相关技术应运而生。相控阵天线可以通过对系统中各不同的天线阵元之间微波信号的相位延时